首页 > 都市言情 > 赤脚走来 > 第193章 作好准备

第193章 作好准备(1/2)

目录

晚上,玉米回到家里,三人一起吃完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小义,今天回来在这边住几天?”玉米问。

“准备明天去北关镇和九道湾看看,然后再去金矿那边看看”玉如义说。他这次本不会这么快来的,原来想的是先去湘庆市看看的,因为要送那希莲就过来了。

“哦,矿上的事你五叔已经开始在处理了”玉米说道。

“转让出去吗”玉如义问。

“是的,分红之后把矿卖给那些眼红之人”玉米说。

“我觉得没有必要卖,可以等着到收回采矿权的时候放手即可”玉如义说。

“为什么”玉米问。

“如果他们过一段时间知道只是买了一个被收回采矿权的矿洞,我们以后会有一些麻烦的,因为有些人是只看见钱,看不见人情的,你本来是想给他们一些收入的,可是他们却觉得你是坑他们”玉如义说。

“这样也行,只要把矿里的账做好就行,然后能开采一天算一天”玉米听懂了玉如义的话,这些眼红的人本就是眼里只有钱的人,他们是只看见赚钱看不见亏钱的人,他们是一群恶魔一般的人,如果是乱世定然是最心黑手辣之人,他们的结局也定然不太好,如果这次让他们亏了,是好事,但是在太平之世,对付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还是不惹他们的好。

“五叔还没有卖掉矿吧”玉如义问。

“还在做账呢,这个账虽然以往在做,可是那是奔着长期去的,现在要想快速结束,就不一样,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好”玉米说。天衣无缝的账不是那么好做的。

“哦,他还没有联系人吧”玉如义问。

“还没有,只是表达了要出售的意思,有些人有意向,但还没有真正的接触”玉米说。

“不要接触了,我们还是按原来的办法,能打红的开动全力去开采,能拿到多少是多少”玉如义说。

“这样估计拿不了多少吧”玉米说。

“现在还没有出通知,估计还有半年时间吧,如果在一个月内能红的矿,半年内还是可以大有收获的”玉如义说。

“半年,不会有那么长时间吧”玉米问,他们在县城住着,私下跟一些领导也是有着不错的关系的,却没有听到消息,这保密工作做得挺好的,看来这个事估计还有一定的缓冲期吧。

“应该还有这么长时间,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是在找合适的企业来接手,如果实在不行,可能会延长收回采矿权的时间吧”玉如义说。

“是吗,看来还有一些时间的”玉米说。

“估计他们经过会议形式之后才会发出收回采矿权的通知,然后才会有招标的公告的,所以时间还充足着呢”玉如义当然能理解为什么矿务方面的人会先问矿业公司是否想接手金楼镇的矿山的意思,他们本不想外来的公司接手的,本地的东西花一点钱就买走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值得说的事情,如要实在没有人接手,现在面临着环境治理的问题,就没有办法了,到时候就只能卖给外地的公司了。

作为地方要员,还是多多少少为自己地方想事的,有时候是没有办法,当然那些眼里只有钱的人除外,一般人还是会首先想到自己这里的人的利益的。这些人还是有一些地方主义心在的,他们也并不想自己曾守望过的一片土地因为外来的人搞得穷困不已吧,他们还是希望本地人能有几个人富起来的,这样就可以慢慢富起来,如果全是外地的人来开发,最后只能是给别人做了嫁衣了。如果外地人来这里落户,公司也开在这里,有一种长于斯回报于斯的境况,他们也不是不欢迎的。

这些年他们也曾在外面招商,希望一些在外的游子回来创业,大家共同富裕起来,可事情并不顺利。首先就是交通问题,既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机场,这样的条件有人想回来才怪呢。一个地方再穷也要有一点现代的东西吧,可是东来县却偏偏什么都没有,铁路是他们自己无法左右的,高速公路也是没有办法左右的,机场也是一样无法左右。这样就让这个县城成了一片深处山沟野外的感觉,好像除了搞搞旅游就没有可以做的事情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至理名言。自古至今,但凡是富裕过的地方基本都是跟路有关系。比如晋商虽然他们住的地方是山区里,但是他们做生意的却是通往北方的一条大道,后来只是赚了钱才回到老家建大院子的,而且他们的路也是相当好走的,马车是可以通行的。在那个时代能通马车的地方就是高速路啊。现在这个年头,一个县没有一条高速路,会被人笑的,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地方不知穷成什么样子,不然怎么会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呢。在古代那丝绸之路,就好比铁路一样,通向了遥远的富有之地,只要是能走在这条铁路上的人,都有可能很快会富起来似的,这就是人性和时代赋予的光环,现在也是一样的。

“也是哦,难怪还没有消息,原来是这样子的,估计跟环境治理有关系吧”玉米说。最近这一年,国家对环境治理方面说得非常多,淘汰地方污染严重的小矿小厂方面是着重强调过的,这是环境治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如果不关闭这些小矿小厂,不进行产能升级改造,就无法满足要求。不管是在矿产方面还是炼钢方面,最近这一年都是提得非常多的。看来以后几年,可能就是着重在产能升级改造方面了,而且还会有非常严格的政策出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嘛。

“收回采矿权的这段时间肯定会有敲竹杠的人出现,到时候还要好好的对待,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有些人会以为别人不知道有这事,会利用信息差来赚最后一笔钱”玉如义说。这是他比较担心的,当初听说要收回小矿的采矿权,就想过快点把矿洞给卖掉,把风险转移给别人,可是后来想了想,没有必要这样做,能采多少算多少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吧。

“嗯,这个倒是不要紧,他们知道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开了会,就比较多的,到时候问一下就可以”玉米说。其实吧。

晚上玉如义在家里过夜,第二天一早就开车去了北关镇,到了镇上,只是在自己家里的房子里打了转,看了看,然后去了隔壁古学梅的房子,昨晚玉如义就跟她说了今天上午要来的,现在古学梅还在家,听古学梅说化市那边的房子还没有装修好,估计年底可以搬过去吧。到时候全家长期住那边,镇上的房子让老人守着开着小店过生活。

“有一件事你不知是否知道”见到古学梅之后玉如义说,本来他有些不想说,可是自己跟古学梅的关系不说的话可能不太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