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双溪伏击战(下)(1/2)
(感谢“隆坡城的司马凌风”的打赏)
“详细道来!”
“大人离去约五里之时,大军一半已行进至山谷,只余辎重粮草在后,哪知这时山上突然冒出贼军,并无旗号,杀散辎重杂兵与民夫,点燃粮草而去,幸得大军及时返回,抢回些粮草,追至山中却不得一人,问辎重杂兵,皆说对方不过百人,却个个狠勇好斗,不似一般贼人!”
“好个无端草贼!”蔑儿干一阵胸闷,不用说,这些贼军就是宋兵的游勇,但这群山之中,要寻那百人,不知又要耗费多少人马,再者,他是一刻都不想再在山中转悠了。
这时,蔑儿干似乎有些明白为何宋军还要保留浮桥了,因为这山中还有其人马。于是,他下令道:“勿需理会,辎重居中,大军前后呼应,速速与本千户汇合。”
他将目光重新放在河岸那银盔亮甲的年轻将领身上,大喝道:“冲!”
敌军将领在三、四百米开外,这个距离上,短突的作用不大,何况子弹有限,而要做到比较精准的射击效果,最好是在150米内。
李芗泉见敌军开始催动,也不多话,只是一挥,大军开始有序的沿浮桥撤退。引得正加速越过陷马坑的蔑儿干又是一阵气闷:好个贼人,既然你不与本千户斗,那方才又摆什么阵?!
朱雀长宁联军不过近百人,顷刻之间便沿浮桥而过,撤到对岸,这时,朱雀军却不撤了,而是在对岸又摆开阵势,并在浮桥口架起了层层鹿砦,李芗泉开口骂道:“尼玛鞑子小儿,可有胆敢过河一战乎?”
但见宋军摆开队形,弓手好整以暇的开始射击,神臂弩比之蒙古弓有射程远杀伤力强的优势,蔑儿干再次气闷,这浮桥不似平地,摇摇晃晃的绝无可能一驰而过,战马只能一匹匹牵着过去,但是一骑一骑过去,岂不是送人头吗?
可问题是站在河岸右侧当靶子也不是个事,一拳打在棉花上的蔑儿干再有不甘,也暂无他法。他正在思考要不要组织敢死队突击时,这时,身后传来阵阵号声。
蔑儿干回头一看,却是谷口霍然冒出一支宋兵,有三百余众,大步压上前来,军容比起对岸的宋军更为严整,却是长宁军李由所部及已无战马的伍进甲四都,与双溪左岸的宋兵形成对鞑子的两面夹击态势。
这才是哨骑所提到四五百人马,蔑儿干呼吸一口凉气,喝道:“南蛮胆子不小,竟敢以区区四五百人马伏击我等,全体上马,杀尽贼军伏兵!”
然而,当他的骑兵准备加速时,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那道陷马坑正好位于离河岸不过三四十步之处,这个距离马速根本提不起来,但如果马速提不起来,就无法跃过这处坑道。
蔑儿干这时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宋军在此挖掘出一条陷马道,目的不仅是陷马,还要让位于河岸一侧的战马无法提速,如果下马再爬过坑道,这军阵又如何严整起来?
“南蛮好毒计!”蔑儿干脸露戾色:“皆不要动,我看南蛮又能奈何得我等?”
长宁与朱雀军已在坑道前近百五十步立定,主要由弓兵组成的甲四都与残存的甲一都位于长宁军锐士之后,为长宁步卒提供远程支援。这情形,宋军在双溪两侧将鞑子围在了中间,似乎是吃定了这支人马。
随着鹅音次弟响起,河岸两侧的宋军发射了三波共七百余支羽箭,效果并不明显,不过二十余鞑子骑兵落马,不过这显然只是试射。随着李由一声号令,位于前列的长宁军“沙沙”着排出盾阵,一面面大盾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射出弦目金光。
步兵阵继续前压,随着距离的缩短,蒙古弓的反击明显增强,羽箭在空中相向而奔,然后扎入对方的阵中,惨叫声不绝于耳。蒙古骑射手的射击精度整体水平高于宋军,但宋军神臂弓有杀伤力大、射程远的优势,何况长宁军久经战事,有丰富的防御经验,大盾将整个军阵护卫得严严实实,战损比自然很快便见分晓。
十轮箭雨之后,左右受敌的蔑儿干意识到这种拚消耗的结果,最终只会导致自己惨败,他朝左侧对岸瞧了瞧,浮桥处有鹿砦堵塞,还不知道宋兵在对岩还有没有更多的埋伏,行不通。他朝前后山脚望了望,决定沿两侧的山脚绕过陷马坑,至于落在原地非死即伤的四五十鞑子,他是顾不上了。
谁知,当蔑儿干刚率残余人马抵达山脚处时,前后的林中突然号声震天、旌旗招展,凭空的杀出数百宋军,便是刘虎的虎贲都也在其中,他们个个端着银光闪闪的长枪,径直朝鞑子拚刺而来,蔑儿干肝胆俱裂:前后左右皆有伏兵,宋军早就在这河边布下了天罗地网?!
不错!
鞑子人多势众,朱雀军不可能与之正面硬撼,李芗泉便使出了零敲碎打的战术,七娘山一战是如此,双溪伏击战亦是如此。
七百余朱雀军、四百长宁军,便是伏击的主力,偷袭蔑儿干本部辎重的刘虎丙二都,则是侧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