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两个“变态”(2/2)
那么为何会出现人种肤色的差异呢?太医院的一群太医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或许与生活环境和习性有关,也就是与水土、食物有关。
这就相当接近真相了。
听闻太医院需要更多的活体,潘绍便笑了起来:“我这里携带了五万支各色毒烟箭,捉活的倭人,最是容易!太医可奏请诸将军们,保管有奇效!”
温实顿时来了兴趣,太医院对人体的讨论有很多,其中就有关于呼吸和血液的,他也很想知道,若是毒烟被吸入口鼻,是否会对五脏产生危害。
两个执着于技术的“变态”,就这么厮混在了一起。
东征军的将领们还不清楚皇帝陛下给他们送来了一群什么样的人物,刘锜已经彻底占据了吉敷川西面,虽然周防国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占据,却丧失了近半的人口。
长门国主动投靠,于是汉军的目标便第一次正式投向了石见国,再次从水陆两个方向对石见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石见国,东征军第一次吃了大亏。以往汉军主要寻求野外决战,但石见国没有足够的兵力,也不敢出城,便做好了固守城池的打算。
这个时代的日本,城池多还是木栅为墙,也有一部分石头砌筑的城,但根本就经受不住汉军火炮的狂轰滥炸。
前宋的火药产量就很大,本朝整顿了火药局,整顿了民间的火药作坊之后,天下的火药产量相比赵佶时代,夸张地提高了近两倍。
而日本又是山地居多的地形,朝廷派到日本最多的辅助兵种,就是石匠领头的民夫,而且多是征召朝鲜百姓。
故而九州岛筑前国的三日月山,汉军在这里修建了一处采石场,以倭人士兵俘虏为劳力,专一开采石块,然后打磨成石球,当作汉军进攻日本城寨的炮弹。
从周防国北上石见国,汉军在石见国最南端的鹿足郡津和野城遭遇了一场攻城战。
日本诸令制国的基础建设太差,若要杀到迩摩郡的佐摩银山,汉军就必须打下津和野城,从而通过美浓、那贺二郡,进而直达迩摩郡。
津和野城显然并不能阻挡汉军推进的脚步,刘锜派出的火炮营,半日就炸开了这座城池的大门。
按照中原的习惯,一旦城门被攻破,城内要么投降,要么逃走,进攻的难度并不会太大,战事最激烈的时期就是攻打城门而已。
于是攻入城内的汉军难免放松了警惕,然而这里就出现了文化差异以及对战争理解的理念不同。
虽然城门被攻破、城墙被火炮打得千疮百孔,但倭人士兵以及百姓仍旧集结在各处,对入城的汉军发起了无休止的骚扰和阻击。
慌乱之中,朝鲜兵转身就逃,差点儿引发全军的溃逃,好在后续跟上的都督府兵挡住了倭人的反扑,艰难地将阵地维持在了城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