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饥饿营销(2/2)
哪还能有什么共鸣?
除了逗一会儿孩子之外,叔叔婶婶以及弟媳妇儿,在姐妹俩的心里,大约也只是因为一个“钱”字而被强牵到了一起。
“你这个酒,喝起来还真是不错。”钱君转动着酒杯,夸赞着。
“大爷,这个就是我酒坊出的酒。”
“喝着挺绵软的……”
“大爷,这个是三年的陈酿。”钱亦文说道,“等我再去,我给你带点过去。”
“嗯,行!别多带啊……”钱君对钱亦文说道,“反正以后你也免不了得总跑……”
钱君看了看一直闷头喝酒的钱臣,问道:“你咋一门儿吃,也不说个话儿呢?”
钱臣擦了擦嘴,想了半天,问道:“大哥,不是三个丫头吗?你咋就领回来两个?”
“闺女大了,不由爹娘啊!”钱君皱了皱眉头,说道,“也怪她妈,非说她是念书的材料。在国内念足了,又给送国外去了。这一去,就不想着回来了。”
“送哪国去了?”钱武问道。
“花旗……”
“呀!”钱武惊讶道,“那不是跟咱们不对付吗?咋还让她去那儿了呢?”
钱君瞄了一眼钱武,说道:“都哪年的事儿了,现在关系早缓和了。”
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哪,没事儿也该读读书,看看报,得跟得上形势才行!”
钱武看了看钱臣,没说话。
当年,钱亦文的爷爷,从哥四个里挑出了两个身强体壮的,下了田地;
剩下的两个,去了学堂……
钱臣和钱武,倒不抱怨。只是,偶尔会在上坟的时候,会念叨几句。
“明天,咱们几点去?”钱君问道。
“大爷,等露水消消吧,九点来钟走,就行。”
钱君皱皱眉头,说道:“往西洼荒那边走,还是那个道吗?”
“嗯……”钱臣答道。
你就听这个名儿,道路能好到哪儿去?
当年,因为祖坟的地势太洼,钱臣还特意给大哥写过信,想把坟迁一下。
家有长子,这种大事,一定得和大哥商量一下。
钱君没同意。
钱臣和钱武都知道,人家现在日子过得好,是不愿意随便迁坟。
动了祖坟,风水一变,就指不定是哪股子人过好了……
……
第二天,钱亦文开着四轮车,载着老哥仨,一起去了西洼荒。
钱君一路抱怨,直说比他在高原上战斗时的环境还恶劣。/
烧过了纸之后,钱臣夹起剩下的一卷子,独自往旁边走去。
这一场景,钱亦文熟悉。
每次上完坟,二大爷都要单独走向一边。
不远处的另一个地方,埋着二大娘。
二大娘去世的时候,四十来岁。
不过五十岁,算少亡。
按三合堡的规矩,是不能进坟地的。
二大娘长眠的那一处所在,埋的都是横死、早亡、鳏寡……
大致相当于是这片安乐场所的冷宫。/apk/
钱亦文有时候想,二大爷走的时候怎么办?也要随着一块儿去那里吗?
ps:烦请点点催更,万分感谢!
评分已渐有恢复迹象,感谢助力的书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