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敲定机床合同(2/2)
三井归荪也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他知道超高层技术对小日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多地少,每一栋超高层建筑都能节省大量的土地!
而三井集团出手就是三栋,是准备在岛国几个大城市建立地标的。
大事情搞定,三井归荪轻松了不少,问道:“许总,我们三井集团的汽车业务目前在全球占有率也是很可观的,不知道贵方有没有合作的意愿?”
许建城看着三井归荪的小眼睛,内心鄙视不已。
开什么玩笑,你们那种脆皮车,我们公司都没人开的好吗?
而且我大恒达马上就有变形金刚了,还和你们合作什么汽车业务?
在许建城看来,那个可变形单兵火力快速支援装甲车,就是变形金刚嘛!
这个车辆虽然不能公开售卖,但是对恒达高端汽车的研发肯定有启发作用!
再说了,以后新能源车、飞行汽车、智控无人汽车,这些才是新方向,这方面三井集团完全没有前沿优势。
许建城估计,对方所谓的汽车领域合作,只不过是想多找一个代工厂而已。
这种合作,龙国现在的公司还少吗?
和前世一样,所有和小日子合作的汽车公司,除了前期吃到了龙国人口红利,之后就会逐渐走下坡,公司的管理层能躺着赚钱,就几个还能认真去搞研发的?
嗯,或许也不是没有,有的都会被迫离职。
一个公司壮大了以后,在创新领域是很容易疲软的,创新型人才也是很难留着的。
这是公司结构决定的。
因为在公司经过初期的创新之后,接下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产品的销售能力,要活下去,得赚钱!
销售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不可避免的会上升!
从销售部门走出来的人会逐渐塞满公司的管理层,公司后面再搞什么创新,他们的项目需要向销售部门出身的人汇报,而两边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我都努力过了,还搞什么创新?
我现在就是躺着享受的时候!
把公司的利润投入在不知道有没有回报的研发上,那不是纯纯的浪费?
还不如分红!
这就是销售部门出来的管理层最直接的想法!
他们没有努力吗?
不,他们在公司前期需要业绩的时候比谁都努力,所以在公司走向平稳期,每年有高额利润的时候,他们不该享受吗?
似乎也不是不行。
这几乎是所有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前世的百度了,达到一定规模进入稳定期后,可以说一直在各个前沿行业领跑,但最后总是被人超越!
那么现在的恒达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完全不会,因为,许老板自己就能“创新”啊!
他只需要完成产业链的布局和迭代,后面就是兑换图纸,制造,横向研发,这样按部就班就可以,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培养人才!
大领导可是说过的,会在人才招聘方面,给恒达做一定的倾斜!
或许在大领导看来这是对恒达的帮扶,实际上这是双赢,那些毕业生进入恒达,会通过许建城的一张张图纸,逐步增强,逐步走向各领域的世界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