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不见一人归 > 第133章 祸福

第133章 祸福(2/2)

目录

陈无双于是不再犹疑不定,去向冯七请教如何破局。

冯七一开始不屑于她的瞻前顾后、摇摆不定,不愿意多说。看到陈无双是真的想破获这个案子,才指点她去看看户部侍郎段歆。

户部侍郎段歆,乃是武威人。虽然是武威段氏之后,但是已经旁得不能再旁系了,也沾不上段氏什么光。

段歆父亲早逝,母亲织布供养他长大。他从小买不起书,常去段家的亲友那里蹭,居然将十三经都读通了。

六年前他母亲去世,他为母守灵三年有余,因而被乡里举为孝廉,填了户部主事的缺。因上任侍郎调遣,今年才升了侍郎。

陈无双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他年纪轻,又出身贫寒,混不进建康权贵的圈子。

他这个户部侍郎,得来也凑巧。是因为几方势力都想在户部安插自己的人手,都不肯相让,最后只得折中,安排一个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人进去,就是段歆。

户部是个肥差,段歆当上户部侍郎后,也曾被萧统、萧纶、萧正德、萧玉姚等人轮番拉拢过,不过他不为所动,可以说是尽忠职守,刚正不阿。

在他当上侍郎的几年里,赋税收入增添了十分之一,也因此段歆得罪了许多人。

军费的发放有一定的步骤。先是要兵部上报兵丁的数目,粮草和兵甲的需求,在得到陛下的御批后,将对牌和批文交由户部支取钱粮。

其中,主要可以在兵部和户部两处做手脚。对兵部而言,隐瞒战死者不报,隐瞒逃兵不报,甚至强征百姓写下姓名都是一贯的手段。天高皇帝远,除了真正在边关的军民,谁会在意文书上所说的几十万大军是否真有其事呢?就算是钦差巡抚,也基本是走个过场,不会轻易得罪手握重兵的将领及其背后的家族。

最严重的例子,就是三国东吴时期。东吴人口仅五十二万户,二百多万人,几乎所有兵权都由朱、张、顾、陆四家统率。四家之兵,动辄百万之众,“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实际上不过是几十万官兵各自为战,劳民伤财。

至于户部要捞些油水,就更容易。户部掌管税收钱粮,很多商人和大地主为了避税,通常要贿赂户部官员,以谎报他们的土地面积、收支情况。而发放粮饷、典礼祭祀,更是花钱如流水的两项。皇室为了体面,也不会较真用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这么贵,是不是真的要用到这么多钱财。

更不用说有些地主乡绅横征暴敛,自己不缴税,国家的税收也不能不收,这部分税自然也是从百姓那里得来。

这些情况古已有之,是不能打尽的。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又云“养寇自重”。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难得。孔子三千弟子,也不过七十二贤人。跟着先贤耳濡目染尚且如此,何况这污浊乱世?

且自晋以来,捐官之风盛行。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就公开卖官鬻爵,更不用说后来人了。

虽然现在朝廷不支持卖官,五品以上的京官由世家大族占有,不能买卖。但皇帝管不到的地方官员,则有不少都是买来的官位。所谓察举、举孝廉,举的是孝廉还是金钱,只有这些人自己心里清楚。

而这些人花了大价钱买官,可不是为了造福百姓。买官的钱不过是一种投资,在他们当上知府县令之后,最快一两年花掉的钱财就可以全部捞回来。至于百姓如何,则不是他们会关心的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