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机械臂(1/2)
离开林业机械厂,李青云再次走进了打火机场。
现在这里虽然还叫打火机厂,但4个车间,已经只有一个车间还在生产打火机。
其他三个车间,都安装上了数控车床,都在试生产游戏机电路板。
推开第1车间大门,杂乱的灯光让李青云立刻皱了皱眉头。
车间内部和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车间内的所有隔断都被清理干净,现在从入口到出口就是一个大桶子房。
只不过,这只是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再多看一眼,你就会眼珠子掉一地!
车间内除了射灯的灯光外,其他任何一处都井井有条,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大气、科技感爆表!
数控车床每一台都是独立放置的,周围五六米内没有任何设备。
它形状近似吊车臂,后侧连着几根电缆,远处是各种控制设备。
吊车臂最前端的工作部,是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小平台,小平台上有两个开口,可以钳住特定形状的电路板。
和这个小平台相对应的,是一个有着几十根触手的半球形体。
在工作指令开始后,小平台从第1个工作程序开始,把电路板垂直摆放,机械臂拉到最左侧。
下一步,半球形体罩向电路板,随着一阵光线变幻以及滋滋的响声,两秒钟内焊接结束。
半球腔体分离。
机械臂向右滑动,进入第2个预定位置。
同一时间,小平台调转方向,伴随着液压机的声音,调换到另一个角度。
固定之后,半球体再次罩回来,再次进行两秒钟焊接。
如此反复4次,一块焊接完毕的完整电路板,被工人从工作台上取下。
当换上另一块空白电路板的时候,就是下一次程序的开启!
李青云弓着腰背着手,眼珠子都快钻进去了。
他知道自己家的工厂已经先进到了一定程度,也知道类似的这种数控车床,但这确实是他第1次亲眼所见!
要说自豪,那是从脑瓜门到尾巴根子的。
只不过,这里还有两名操控工人,他是有身份的大老板,架子还是要端着的!
是的,这样的一台车床,只有两个人就可以控制,而且这两个人的工作强度都不高。
女性工人只负责按动三个按钮,男性工人戴着墨镜,他要检查每一次焊接有没有疏漏和错误,记录好之后,最后把那块完成的电路板收起,更换上新的电路板。
这个劳动强度,表面上确实比打火机厂轻了很多,这大概就是机械自动化的好处了!
拿起那块刚刚焊接好的电路板,李青云数了数,总共有87个焊接点。
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样的形状,整整齐齐,看上去就是艺术品!
电路板的另一面,是另一台车床刻画出的电路图。
看到这里,李青云就笑得更开心了!
一点都不吹牛,这可是他这个大老板的“创意”!
开始研究的时候,任凭詹姆斯那么牛逼的大科学家,都是把电路图和焊接点混合在一起的。
就是类似收音机电路板的状态,电路图、元器件、焊接点都在一侧。
这种传统观念,大大制约了詹姆斯等人的研究进度,因为所有东西掺合在一起,对数控车床的工作要求太高了,难度恐怕要增加千百倍!
李青云是偶然听到了他们的研究内容,当时尾巴就钻上了天!
他有超出几十年的记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吗?
在电视上也见过正反面的芯片的!
当时他的原话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