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康熙荣妃 > 第 24 章 皇长子出生

第 24 章 皇长子出生(1/2)

目录

皇后早产的消息不消一刻钟就传遍了后宫,惊讶者有之,同情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这后宫里的女人天生就是敌人,即使自己没好处也见不得人好,尤其是皇后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如今居然早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她不得好死。

宜敏在钟粹宫听到皇后早产的消息正在用早膳,让她心情好的忍不住多吃了一小碗香米粥,果然好消息就是增进食欲呀,不枉她特地让本该在康熙六年就死去的索尼多活了几年,为此她还不惜把四大统领中的地狱派到索尼府充当神医用,可不就是为了今天借索尼一命派上大用场吗?

宜敏慢悠悠地用完了早膳,再妆点一下过于红润的脸色,这才带着尚嬷嬷往长春宫一行。等宜敏故意踩着点和慧妃一块儿进门的时候,孝庄和孝惠已经在座了,内室里传来赫舍里凄厉的尖叫声,宜敏和慧妃完全当成耳边风,恭敬地向两位太后行礼,孝惠倒是笑着点了点头,孝庄就没什么心思搭理她们两个了。

刚刚孝庄是第一个赶到的,不管赫舍里如何的不好,至少她肚子里怀的是她的曾孙,无论如何孝庄也是重视的。没想到一进长春宫就见四处兵荒马乱,宫女来回奔跑,小太监探头探脑,完全乱成一锅粥的模样,让孝庄忍不住发怒,拿出太皇太后的威严训斥了一顿,安排宫人们各司其责。

不一会孝惠也从慈仁宫过来了,两宫太后坐镇长春宫,往来的宫人忍不住更加放轻了脚步,安静的气氛更显出赫舍里尖叫的惨烈,不过孝庄是什么人,见过的女人生产多了去,她自己都生过四个,自然不会被吓着,只是觉得赫舍里才八个月就早产,很是忧心孩子能不能活下来,自然没空搭理宜敏和慧妃,免了她们的礼让她们在一边坐了。

宜敏面上一副紧张的样子张望着内室的方向,手上绞着手帕,毕竟现在她可是没生过孩子的,自然不能像孝庄那样视若平常,在接到孝惠投过来的安抚眼神后,明显放松了下来的样子让孝惠满意地一笑。

宜敏偷眼注意慧妃,只见她嘴角微翘,带着一抹笑,对皇后的惨呼痛叫很是享受地听着,看她那副完全不掩饰看戏的样子,恐怕是已经豁出去了,不打算跟皇后再保持面子上的和谐,毕竟她被赫舍里害的不孕的事,宫里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她也不在乎表现自己对皇后的敌意。

就在宜敏等得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梁九功带着康熙的圣意到了长春宫,让所有人都精神起来。梁九功先对在座的主子们行礼问安,这才转达了康熙的意思,就是他前朝事忙没空过来,这里的一切都交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了,等皇后生产完了再给他报个信就行了,如果是个小阿哥他就过来看看。

宜敏听得差点笑出来,虽然梁九功已经尽量婉转地表达康熙的意思,但是在场的谁不是人精,自然能听出康熙隐含的意思,那就是他不想来等着皇后生孩子,如果生了儿子的话,他大爷才勉为其难地来看看。

孝庄无奈地让梁九功在一边候着,她早就该想到以皇帝的性子哪有这么容易妥协,虽然勉强接受劝告不废了皇后,恐怕将来对皇后也就是面子上的事了。本来若是索尼还在,至少能让皇帝有所收敛,至不济他索尼早点死也好啊,这样皇帝念着他牵制鳌拜的大功,对皇后也会多几分容让,偏偏索尼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了,这不是给皇帝火上浇油吗?

宜敏可不管孝庄的想法,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内室,以她修炼这么多年的功法,耳目之灵敏远胜常人,对内室的情况虽看不见,却能听得清清楚楚,赫舍里的情况恐怕不容乐观,接生嬷嬷窃窃私语着皇后的的情况有多糟糕,说不定两个只能保一个之类的。

这倒是让宜敏心中一凛,本来只是想让赫舍里生下个病弱的长子,可没想要她的命,万一赫舍里就这么死了,这后宫岂不是又要重新洗牌?她自己是不乐意当这个皇后的,康熙的命还长着呢,出头鸟可不好当,若是康熙娶了新皇后就更不好了,她可不想再来个不知深浅的人压在自己头上。

宜敏借着低头喝茶的当儿,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经过的宫女使了个眼色,那个宫女顿时心领神会,在推门而进的瞬间,借着门板的掩护,从袖子里滚下一颗药丸落进药碗里,入水即化完全看不出任何问题。

宜敏见状安下心来,这个宫女是长春宫的大宫女司琴,她与司棋都是赫舍里氏旗下的包衣,是赫舍里家专门为自家姑娘进宫培养的助力,不过早在十年前就被宜敏下令控制了,是长春宫里地位最高的天部成员。

前世为了报仇,宜敏对赫舍里和钮钴禄氏身边的得力人物都进行过周密的调查,对这些人的背景和来历了如指掌,今生当然要善加利用,提前将这些人和家人掌控在自己手中,重要的如大宫女、贴身嬷嬷一流的人物更是吸收进入暗部。

事实证明,这些人物依然成为了仇人身边倚重的心腹,而在此之前谁又能猜到宜敏控制他们的目的呢?就连他们自己都不可能知道未来会被哪个主子看中,进了宫又会被分配到哪里?这些人只当是幕后的主人神通广大,能操纵后宫的人事变动,反而更加死心塌地的办事,绝对不敢背叛。

*******************************场景分割线************************************

长春宫内室温暖如春,赫舍里心头却冷如寒冬,身体上剧烈的疼痛让她有些恍惚起来,似乎又想到了今儿一早听到的事,皇上居然想要废了她,居然骂她是贱人……这让赫舍里完全无法承受。

皇上与她是少年夫妻,十三岁的她嫁给当时十二岁的皇上,因为年纪还小没有圆房,反而像两小无猜的玩伴一样相处,这么多年来,皇上早已被她刻进了心里。可是皇上有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每次听到皇上留宿别处都心痛如绞,为了留住皇上的心,所有该做不该做的事情她全都做了,可是竟换来贱人的冷酷评价,还要废了她的后位,这让她情何以堪!

“娘娘……使劲!用力呀……娘娘!”耳边传来接生嬷嬷的催促,让她微微回神,剧烈的疼痛再次传来,她只觉得生命不停地从什么还要活着?还不如就这么去了算了,至少现在死去她依然是皇后,而不是被丈夫休弃的下堂妇。

许嬷嬷在一边心急如焚,眼看皇后的叫声慢慢低了下来,眼神也开始涣散,接生嬷嬷已经出去向太皇太后请示保大保小了。而她什么也不能做,只能不停地在主子耳边鼓劲,可皇后根本听不清她在讲些什么,正彷徨无措间,皇后的大宫女司琴端了一碗汤药过来了,她将汤药交给许嬷嬷,悄声道:“嬷嬷,奴婢自作主张将私库里的千年人参取了出来,切了一部分熬了参汤,想来应该能帮主子挺过这一关。”

许嬷嬷小心翼翼地接过参汤,赞许地看了司琴一眼,这丫头不愧是家族全力栽培出来的,既有能力又够聪明,她怎么就没想到主子嫁妆里的千年人参呢?司棋并没有在意许嬷嬷的眼神,她只是看着床上气息渐弱的皇后,担心道:“嬷嬷,快给主子服下吧,主子要没力气了。”

许嬷嬷一惊,连忙小心地将参汤喂进赫舍里口中,果然效果立竿见影,赫舍里的气息粗重起来,眼睛也清明了,周围的人都松了口气,又折腾了大半个时辰,突然接生嬷嬷叫道:“娘娘再用点力,已经看到头了。”

赫舍里心中一喜,猛地用力,只听见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耳边传来接生嬷嬷惊喜的声音,知道生了个阿哥,才放心地晕了过去。一边许嬷嬷急忙张罗着叫太医,还要命人去给两位太后报喜,没注意到一直在床头伺候的司棋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不一会就见接生嬷嬷惊慌地叫了起来:“不好了,娘娘大出血了!”

顿时长春宫陷入一片兵荒马乱,坐在外面的孝庄孝惠自听见婴儿的啼哭声就放松了下来,慧妃则是咬牙暗恨,居然还是让她生出来了,简直老爷不长眼。宜敏却毫不在意,她心中老神在在,有司琴和司棋在里面她还需要担心什么,该交代的她早就交代过了,刚刚不过让司琴将以防万一带着的丸药用上了而已,赫舍里死不了的。

等听到皇后大出血的消息后,慧妃当然巴不得赫舍里死在产房里,嘴角的笑容掩都掩不住。至于孝庄眼皮子不抬地端坐不动,她心中自有盘算,既然阿哥已经平安生下来了,皇后是死是活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反倒觉得死了一了百了,皇帝也不用再费心伤神了,正好再给皇帝选一个可心的皇后。

可惜,皇后终究命大,经过太医们的一番抢救,性命总算是保住了,不过按太医的说法皇后难产伤了身子,恐怕需要长时间的休养,这几年内都不要怀胎才好。一番话听得慧妃笑逐颜开,有人跟她一样无法生育自然让她高兴,何况这个人还是她最恨的赫舍里。

孝庄也眉头微皱,看来这皇后还真是命硬,既如此留着就是了,宫里也不怕多养一个吃饭的,只是宫务是决不能再让皇后沾手了。孝庄目光一转,落在一边的两个妃子身上,慧妃的喜笑颜开和荣妃的如释重负形成鲜明的对比,心中顿时有了决定。

宜敏感觉到孝庄的目光移开之后,微微翘起嘴角,知道过不了多久就有人求着让自己掌宫务了,本来她这几年是不打算沾手宫务的,但是经过这次宫廷搜检,她对内务府的掌控力极大地增强了,处理宫务倒也不必像原来那样艰难,何况这宫务就算拿到手里也不一定要自己费心劳神,定下章程自有嬷嬷和两个丫头帮她盯着。

这宫里的奴才都是识时务的,他们不一定懂得所谓的家世背景,他们只认权势,宫权在谁手里谁就是主子,既如此掌了宫权又何妨,她总是需要让人知道自己的本事的,小意温存永远上不得大台面,有时候雷霆手段才是震慑宵小的良方。

赫舍里这一胎整整生了一天,如今都日落西山了,所有人只靠午时垫了些小点心,大多都是饥肠辘辘,只等看过小阿哥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接生嬷嬷抱着个襁褓从内室出来,径直来到孝庄面前跪下,将小阿哥举给两位太后看,宜敏也忍不住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见小阿哥瘦瘦小小的,胎毛枯黄,哭声跟小猫一样细弱,一看就是个先天不足的。

孝庄也难掩失望,只是瞅了一眼就不再看了,只吩咐太医为小阿哥诊脉,结果也不出所料,小阿哥早产先天不足,必须极为精心的照顾,否则恐怕很难养大。孝庄面无表情地听完太医的诊断,淡淡地吩咐长春宫的人好好照顾小阿哥,就带着孝惠回慈宁宫了,对皇后根本一点没提。

宜敏和慧妃面面相觑,突然相视一笑,甩甩帕子一起出了长春宫,一个径自扶着嬷嬷的手往隔壁翊坤宫走去,宜敏则上了轿辇回钟粹宫去了,走到半路上宜敏回头望了一眼长春宫,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竟带着说不出的凄凉和萧瑟,她知道即使那座宫殿的主人仍然是皇后,但是属于赫舍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