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武已不就(2/2)
陈世襄走出里间,外间仅有的两个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一个人眼中是探究之色,另一个人则有些失魂落魄,看着自己的目光有点复杂。
陈世襄没理会两人,自己刚才和顾瑾在里间说话,有顾瑾这朵招蜂引蝶的玫瑰花在,被人羡慕嫉妒恨实在太正常了。
离开书屋,陈世襄踩上自己的脚踏车,对门口的阿威和阿福挥了挥手,离开了书屋。
为了光明正大的改名,他还得去做点准备,给自己的改名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陈世襄返回老城厢,不过他不是回老西门的区部,而是去了老城隍庙。
上海的城隍庙可以追溯至千年前的大唐,那时的上海地区叫华亭县。
如今的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供奉金山神主,博陆侯霍光的金山神祠改建而来,后又陆续扩大改建,遂成规模。
不过在道光二十二年时,英军曾占据城隍庙,那些暴发户似乎是嫉妒曾经的老贵族,将庙内的东西给毁坏一空。
后续年间,同样因为战火,各有损坏,甚至在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更是遭遇了一把大火,大殿都被焚毁。
如今的城隍庙,是民国十五年重建的,历时二十个月,从竣工到现在也有了七八年时间,不过相对还算新颖。
陈世襄在城隍庙逛了一圈,又在周边的市场逛了逛,周围有很多卖各种小玩意的摊子,花鸟鱼虫不用说,卖书的更是不少,各种新书旧书,琳琅满目。
听说一些文化人没事就喜欢到这些地方的书市来逛,时常会在这些不起眼的书摊里发现一些早已经绝版的书籍。
陈世襄是第一次来这里,在逛了逛,满足了好奇心后,他收起心思找到一个算命测字的摊子,对方的名字很正常,没有叫什么半仙,更不会叫什么齐八爷。
“给我看看这的名字怎么样,当年有高人给我算过,说我在二十三岁有一劫。现在我已经二十二岁,明年就是二十三了。”
在算命先生对面坐下,陈世襄提出自己的要求来。
没过多久,陈世襄付了钱,从算命先生那里拿着一张纸离开,看着陈世襄离开的背影,算命先生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钱。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夫又给自己积了点阴德,善哉!”算命先生笑着,将钱放进了身上的褡裢。
陈世襄拿着钱离开,看着手中写着潦草小字的纸,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上面的字他看不懂,这是那个算命先生的演算过程。陈世襄这个过程并不感兴趣,他只对结果感兴趣。
算命先生说了,当初那位高人说的对,自己在二十三岁时确实有一劫,需要改名,只要一改名,劫难就将寻不到自己。
那位算命先生还自告奋勇地想要替自己取一个好名字,但因为那是另外的价钱,陈世襄就给婉拒了。
傍晚,陈世襄从区部回到包家,正好赶上晚饭。
“这是啥?”包力坐在桌边,手里端着饭碗,眼尖的他一眼便瞅见了陈世襄放在桌上的纸张。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见包力顺利上钩,陈世襄嘴角微微一翘,老实说道:
“我白天去了一趟城隍庙,让一个算命先生给我算了算。”
“城隍庙的算命先生?”包力好似听到什么新奇的事情,放下手中的碗筷,一把抓起纸张瞧了起来。
“你一个大学生咋还信这个?这都是些骗钱的。”包力一边看一边说,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