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华娱:从05开始做导演 > 第362章 把献礼片拍成爽片,你丫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第362章 把献礼片拍成爽片,你丫还给不给人活路了?!(1/2)

目录

第362章 把献礼片拍成爽片,你丫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娱乐圈炸了!

此时的圈子里,九漏鱼不多,更是没什么绝望的文盲。

大家伙儿至少还都拿着学习作为出路,和过几年之后的什么流量时代,偶像时代还是有很大差别。

但当电视剧将故事拍到如此程度。

整个业界全都炸翻了。

“松文,能拍这部电视剧,你这辈子,值了。”

张松文家中,周一伟在饭桌上抄起了一杯啤酒。

此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

其实自从在《绣春刀》当中有了他人生中的经典角色“加钱居士”之后,周一伟的戏份一下子多了起来,只是是配角的戏份还是比较多。

去年度他和殷涛一起主演了《苍穹之昂》,在内地一般般,但是在日本火上了天。

之后他又拍摄了《孔子春秋》、《独家披露》,今年八月份的时候,他刚刚定下了一个角色,要拍摄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在其中他要饰演的是溥仪的父亲。

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配角,但是能在这种献礼剧当中出演角色,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饼了。

其实他的形象还是挺适合献礼剧的,就在前两天,他刚刚拿下了一部红色献礼剧《中国1921》的邵飘萍这一角色。

为此,他研究了当初的那些故事。

虽然《觉醒年代》当中没有他这個角色的戏份,可他依旧感动不已。

邵飘萍的一生悲壮不已,作为著名的革命志士,飘萍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自嘲。作为《京报》的创办者,作为马列革命的先驱者,作为后人称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开拓者,不过四十岁便被张作霖残忍杀害。

这让他在看《觉醒年代》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深切的情绪。

而面对这部只是播了几集,就让他深陷其中的电视剧,一种妒忌的确从他心中散发出来了。

接连两次在献礼剧当中做配角,他太清楚这种电视剧怎么拍摄的了。

可是在电视里面看到张松文的表演,他感觉到了一种爽感,一种信仰感。

这虽然是一部纯粹的文戏,其中从头到尾到处都是演讲,是开会,是讨论,是吵架,甚至是骂街,但就是让他充满了妒忌。

因为真的很爽。

关导的剧本,无论是历史的逻辑、历史的细节、历史的人物。在播出来的这几集里面,都有着直逼学术的严谨。

而且电视剧也不是冰冷的,不是不近人情的。

反倒是似乎带领着他,感受着历史的温度。

感受着那段历史的绝望彻骨和激情澎湃,甚至感受到了其中的幽默活泼,这种反差感,周一伟没见过。

“这或许是我的人生之作了。”拿起啤酒,张松文没有反驳。

他知道,电视剧的高潮还远远还未到来。

……

《觉醒年代》作为2010年华夏最受期待,价格最高的电视剧,在播出第一天,其实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审视。

但当剧情持续铺开的时候,不少观众都感觉自己身上忽然汗毛全都竖起来了。

上海震旦学院礼堂中陈独、秀的慷慨陈词的演讲让那些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断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而这也吸引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

长沙教员的雨中奔跑,长街之上,有吃着三明治的富家少爷,有倒卖蓬头垢面孩子的人贩子,有吃着地上被雨水浸泡的浑浊不堪食物的乞丐,长街之上,人畜共生,脏乱之下,遍地哀鸿。

观众跟随他的视角,看到了长沙城内各个阶级,以及富人、穷人两个世界。世道艰难,一目了然。

黑夜当中的长光,在日记上写下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野望。

天津,朱亚炆客串的年轻的周总理读者创刊词,读着陈度秀已经创办的风头无两,人手一本的青年杂志。

陈度秀的妻子患上了咳症,他的孩子码头打着苦工。

李大、钊的回国似乎在让这个小分队更为具体。

北大校长的就任,他入职时候的话,在每个观众的耳边萦绕。

一派学问大家的风范风格,虽无慷慨激昂之词,却字字珠玑,循循善诱,掷地有声,肃然起敬!

对陈独、秀的三顾茅庐,更是无限拔高了蔡元培的形象。

他说:“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一番话毕,全场掌声雷动。

鲁迅登场,周遭的环境都是他小说《示众》《阿q正传》中看客围观刑罚的场景,以及《药》中愚民买人血馒头的场景结合起来的。

有人在砍头,他背对而立。

有人在附庸着拿着人血,他漠然无比。

他在看碑文,而后与钱玄同论辩,为了写实,更是为了写意,年代之下的社会不公,民众愚昧,统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回到家中,看着疯了的表弟背影。

他从通信和愤慨中提起笔,以笔为刀,写下这吃人的现状,那一幕幕写的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成时,他几乎脱力瘫倒在地,满地散落的纸稿、满得要溢出的烟头、提神时嚼的辣椒,还有署名时的那一滴泪……

“周树人,以后就叫鲁迅。”

……

娱乐圈,彻底炸了。

学霸圈,学术圈,历史圈,全炸了。

在《觉醒年代》播出四天之后,全网沸腾。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部电视剧带来的惊喜。

“《觉醒年代》拍得太浪漫了。蔡元培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去北大,我真是太喜欢这种“我们总会相遇”的同道者之间的情谊相通了!”

“看了《觉醒年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讲话,感到挺惭愧,这些话永远不会过时,现在好多人学习都是为了文凭,再去找个工作,而不甚在乎知识多寡,德行的高尚,敷衍和苟活的思想时有发生。反思然后进步吧。”

“对于鲁迅先生那段刻画,绝了……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的愤怒、悲哀……一部部作品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狂人日记》《药》……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用文字狠狠插进那麻木的社会……我竟第一次感觉先生,就活在我的身边。”

“谁看到了,鲁迅先生出现时候的视觉声效犹如军队列阵,他奋笔疾书,窗棂中透出的光,是那时中国浓黑夜色中的光亮。小时候读不懂《狂人日记》,越长大越觉得,鲁迅先生是灯塔!是我们所有人的灯塔。”

一时间,全网失声。

献礼剧多了,把人拍的哭了的也不少。

但是能把人拍爽了的,而且这种爽当中还带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心情的电视剧,真是太少了。

北京城里的车轮艰难地在不合适的沟中东倒西歪地行进;

袁世凯的府邸中黑云压城、白天打灯;

给到老百姓的镜头,常混杂着牛、鱼、猴、鸭;

而给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镜头,又搭配向上爬的蚂蚁、走出井底的青蛙、舞刀弄枪的螳螂、振翅高飞的白鸽;

一切都仿佛带着一种预示。

这部电视剧里,对历史人物英雄的一面和凡人的一面的把握都非常到位。

非但没有过度的说教意味,也没有太弱的理想主义,

陈独、秀在外性格刚烈不羁,是文化政治上的先行者,英雄不已,在家中却是不顾家,和孩子打架的凡人之躯。

李大、钊喊出的那句“要争取8小时工作制”,更是让无数人破防。

而后,当一些历史系,学术圈的大佬参与评判和讨论之后,网上的很多评论彻底让所有人留下了眼泪。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关导的剧本太牛逼了,我只想哭个痛快。”

“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就仿佛到了那个时代里面,他出场时,真的叫人泪目。他来了,所以电视剧里面的他们有救了。就像是命运扼住了我的喉咙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小金人获奖者,名不虚传!”

“太浪漫主义了!每个人都如此激烈愤怒悲切,但又满是火焰希望与乐观!未来的中国会好吗未来的中国当然会好!画面台词剪辑表演,无一不精!红色宇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还能说点什么我本来以为又是令人无可奈何的献礼片,但这部电视剧从逼格到立意,再到表演效果,哪一份不是全面碾压这部电视剧出来,别人根本没得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