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档1986 > 96郝刚的鼻子

96郝刚的鼻子(2/2)

目录

“我是不是联盟的罪人?”波波夫还没坐下就苦笑着问郝刚。

“对于现在的联盟你是罪人,但对于联盟的老百姓你是个好人,对于将来的部分联盟人你是他们的恩人。”郝刚像个神父,纵容了波波夫的忏悔。

郝刚很理解波波夫的为难,如果能看到希望,谁愿意背叛,好在波波夫背叛的只是某些人而不是国家。

长期的冷战,像波波夫这样的联盟人无法在敌对的欧美势力中站住脚跟,东方阵营里最有希望收留他的只有华夏。

波波夫懂得怎么选择,当然是在华夏扎下一条根。

郝刚伸出手,正式邀请:“郝汉,欢迎加入士林集团。”

华夏出口产品经历的第一次大的结构性转变发生在一九八六年,去年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华夏外贸领域逐渐打破行政“条块”。

地方外贸公司开始自负盈亏,外贸领域已经进入了竞争年代,经营理念逐步从“卖方市场”朝着“买方市场”迁移,在郝刚看来这里面都是钱。

郝刚敢在联盟提前布局就是基于环境的改变,放在几年前,无论联盟的肉有多肥,郝刚都不敢去沾。

但现在条件成熟了,郝刚可以放心大胆在这滩浑水中搅他个地覆天翻,没有波波夫,郝刚也会找上其他人。

只是波波夫是目前最合适的代理人。

在海川相关部门的见证下,海川第一家合资企业“中俄合资士林集团”正式成立,接受海川外贸部门监管,在海川外贸部门的指导下从事服装、食品等业务。

海川将用纺织品和副食品从联盟换回“等价”的钢材、化肥和二手生产线。

“中俄合资士林集团”华夏方负责人叶金,俄方负责人波波夫.郝汉。

士林集团合资签约结束,郝刚没去欢送国际友人波波夫。

那是叶金的事,海川都知道士林集团是叶金负责。

至于郝刚,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人都当是哪家孩子跟着玩的,海川逐渐长大的摇钱树,海川领导班子都在注意保护。

仪式结束,郝刚拐走了分管副食品这一块的张恩树。张恩树看着偷偷摸摸拉走自己的郝刚,笑眯眯地问:“有好事找我?”

“带你看看好东西。”郝刚诱惑地说。

张恩树笑笑,饲料厂可不是好东西嘛,估计这小子遇到麻烦了。

饲料厂的会议室,张恩树被郝刚拉来参加了会议。

坐在主位上,张恩树觉得有点荒唐,自己堂堂领导,被郝刚拉来参加一个厂的会议,而自己居然也就来了。

不过张恩树也想看看郝刚又有什么新名堂,这个孩子弄出了太多的新鲜玩意,刚才的签约仪式还是震撼了许多人的。

谁能想到在海川居然放了个合资公司的“卫星”,要知道整个清江都没几家能这么大张旗鼓玩的啊。

吴以仁虽然对企业改革持保守态度,但对郝刚弄来合资公司那是赞赏有加,张恩树可是亲眼看到吴以仁刚才拉着郝刚说了好一会私房话。

看看会议室里人齐了,郝刚说会议开始吧。

李青把情况做个简单的汇报,重点指出了几个问题,都是需要郝刚拍板的。

一是扩产问题,要立刻启用第二条生产线。这个郝刚没有异议,早就定下的计划,现在只是提前了一步罢了。

张恩树听到饲料厂要扩产,立刻喜笑颜开,生意要是不好,肯定不会扩产,这生意好了,岂不是意味着养殖也要大步向前啦。

于是插嘴:“第二条线开工,产量能达到多少?”

李青很恭敬地回答:“张领导,两条线设计年产量十万吨,预计供应十五万头生猪需求。”

张恩树小算了一下,十五万头,利润不少于一千万,属下的小县一年利税才一千七百万,我这养个猪都快抵上一个小县了。

“不错不错,需要扩产。”张领导很满意。

二是销售问题,小批量的生猪和家禽出栏很简单,食品总站就能解决,大批量的话,食品总站有点犯难,无论是打白条还是收购不及时都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和士林饲料的市场拓展。

这是实情,国家在生猪收购和屠宰方面还是有限制的,单靠食品总站很难照顾周全,郝刚把张恩树找来也是未雨绸缪,先把路子铺好。

张恩树沉吟了一下,这事说不难也不难,猪肉是热销品,不愁卖,无非是手续问题,这个自己可以办。

“这个我来解决。”张恩树有点明白郝刚拉自己来的意图了,这狗东西很会使唤人,今天不给我弄点实惠的东西出来,我饶不了他。

三是钱的问题,士林饲料没钱了,扩大生产本来计划中是等第一批次生猪出栏,有个时间缓冲,现在提前上线,恐怕转不动了。

郝刚眼巴巴地望着张恩树,张恩树把眼瞪得溜圆,“你找我来就是给你擦屁股的!你们不会去贷款!”

郝刚笑的眼都成了一条线:“领导,你来帮我们牵线。”

张恩树没好气对郝刚说:“没有了?你就叫我来看这些好东西!”

郝刚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红肠,掰成两半,一半塞自己嘴里,一半往张恩树手里放,“很好吃,请领导尝尝。”

张恩树拿着半截红肠,翻来覆去看看:“这什么意思?”

“我想生产这个怎么样?”郝刚吧唧吧唧咀嚼着红肠,吐字不清。

张恩树看了看手里的半截红肠,尝了尝,有点烟熏的味道。“吃不惯。”

“所以我想改良,我让波波夫回联盟给我搞几套红肠生产线,我们自己改良配方,利用海川的生猪养殖优势,生产火腿肠。”

郝刚补充了一句,“去年就有人搞了,名字就叫火腿肠。”

华夏在一九八六年,由洛阳肉联厂引进了一套日本火腿肠生产样机,生产出了华夏第一根火腿肠。

这东西后来风靡华夏,产量占整个肉制品产量的三分之一。

张恩树又看了看手中的半截火腿肠,“这玩意有人要?”

“保证热销,经营好了,海川一年可以养猪二百万头,我们自己火腿肠生产都可以吃下。”郝刚吧唧吧唧吃着红肠,随便地就把这句石破天惊的话说了出来。

张恩树“腾”地站了起来,二百万头生猪什么概念,海川老百姓能收入两个亿啊。

“你认真的?”

“说假话我长长鼻子。”

《木偶奇遇记》张恩树还是知道的,他瞧了瞧郝刚的鼻子,“嘿!真没变长。”

郝刚一脑门黑线,谁能想到堂堂的领导也这么好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