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档1986 > 75承包的漏洞

75承包的漏洞(1/2)

目录

海川市企业承包制轰轰烈烈地开展,第一批十家企业都选出了最终竞标名单。

市政府小会议室里,樊义山和钱士元带着市经委、二轻以及劳动人事等部门负责人正襟危坐。

会议室外,二十名竞标人员在等候。

朱怀忠和李建国排在第一序列,两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坐卧不安,脸上表情很是平静,这让来往的工作人员不由得高看一眼。

竞标制鞋厂的刘启山碰了碰李建国,“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

李建国连脸也没转,“为什么紧张,只要能把厂子弄好了,谁干不是干。”

刘启山想了想,点点头,“也是啊,要是老张选上了,他也能把厂子弄好了,都是好事。”

说话时,看向了竞争者老张,居然也不那么紧张了。

“第一号,朱怀忠。”工作人员开始喊号。

“来了。”朱怀忠答应了一声,看了李建国一眼,进了房间。

李建国的话他也听到了。

李建国这时候才对刘启山说:“等我竞标成功,你等着和我们合作,我们一起抱团发展。”

橡胶厂和制鞋厂业务上有关联,李建国一直在思考如果竞选成功后怎么带着厂子发展。

毕竟当着全厂那么多人的面夸下的海口,累死也要实现。

来之前,朱怀忠找到了自己密谈了一番,提出了报团取暖的想法。

朱怀忠的建议很符合李建国的心意,这个抱团取暖的想法值得推广,所以李建国趁着这个空间就找上了刘启山。

朱怀忠很快就出来了,对李建国说:“该你了。”

李建国站起来和朱怀忠说了声谢谢,走进了房间。

“如果你竞标成功,你打算怎么干?”没问承包目标,钱士元首先问李建国工作思路。

“无论我竞标是否成功,我都会跟朱怀忠一起干。我们有过交流,他擅长市场开发,我擅长技术管理,我们合作会给橡胶厂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没有矛盾,只有共同的目标。”李建国的话貌似和竞标有点远。

樊义山大感突然,这意味着朱怀忠和李建国达成共识了?两人打算一起干?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樊义山也摸不准了。

“那你们的标的也是一样的喽?”市经委负责人随口就问了一句。

“标的也是研究过的,应该能达到市政府的期望,我们厂子也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李建国心说朱怀忠刚才都说过了,我也不想再重复了。

就这么点事,我们两个回去把厂子干好了,什么都不用说。厂子干不好,说什么也没用,到时候你们肯定把我们赶滚蛋。

第一个就遇到意外的情况,这让评议小组有点犯难,这合不合适啊。

大家把目光转向了樊义山。

“好了,你把标的说一下,就可以出去了。”樊义山示意李建国,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

李建国简短把标的说了一下就离开了。

“大家怎么看?”李建国离开后,樊义山看向评议小组众人。

二轻的人首先发言,这里就他级别最低,懂规矩的就早些发言。

“从评议竞争角度出发,这个不合适,但从合作发展角度出发,这个又很好。我个人认为可以认可,但以后在承包者选择上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意见,有人说了跟着同意就行了。

很多情况下都是这样,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云亦云就是最好的做法。

钱士元很支持,这个想法本来就有他的意思在里面,承包者的选择是否严格规范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要做的是找出合适的人来把十家企业发展起来。

至于竞争过程中有漏洞,现在不是还没有人跟着钻空子嘛,以后的竞争中再次修正就是了。

樊义山也不置可否,想来也不会有多大风险,毕竟一切还都在市政府控制之中,于是也点头通过。

橡胶厂的承包以朱怀忠为主,以李建国为辅,两人共同承包。

消息传回橡胶厂,厂里立刻鼓乐喧天,老师傅们紧急组织了一批人欢迎朱厂长和李副厂长凯旋。

刘彦勇的办公室已经腾出来了,他心神不宁地站在厂门前等候上级派人来交接。

厂部会议室,座无虚席,别说找理由、找借口不开会的了,就是从不开会的人也都厚着脸皮挤在会议室里。

刘彦勇尴尬地宣布了会议开始,上级领导宣布了橡胶厂新的领导班子,脸。

朱怀忠代表新的厂领导班子发言,在新的班子中,朱怀忠主外,负责市场调研和开发,李建国主内负责技术研究和生产,其他留下来的干部各负其责。

大会之后,海川橡胶厂扬帆起航,开启了新的时代。

与国营和集体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就简单了很多。

士林饲料厂试车一次性成功,第一批饲料顺利下线,郝刚没有搞些虚头巴脑的仪式,仅邀请了钱副市长前来参观。

土黄色的颗粒饲料从生产线上流淌下来,二喜和几个工人在紧张地包装,每天都会有几千袋子饲料从二喜几个人手中出来。

二喜这几个人很知足,知足的人干劲就很足,郝刚来看到他们时,正热火朝天地忙着。

郝刚给的机会要把握住啊,真的很不容易,没看见岭西本地人打得头破血流也就进了几个人,现在还都在养殖场那边忙着呢。

饲料厂的一切都走在了正轨上,李青在设计时没有图省钱采取人工间歇式生产方式,而是一步到位采用了除投料外全自动机械化生产方式。

李青对郝刚讲的宋邑酒厂的故事记得很清,也明白郝刚给他讲宋邑酒厂的事的目的。

虽然郝刚年轻,但李青从未轻视过郝刚的年龄,有人生而知之,在大学里李青见多了各种不可思议的天才。

陪着钱士元整体看过一遍生产线,从投料到原材料处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郝刚都很满意。

叶金陪着钱士元,郝刚和李青跟在后面。

李青告诉郝刚这条生产线只要进行稍微调整,以后不仅可以生产猪禽饲料,还可以生产鱼虾等水产品饲料。

他相信既然猪禽类养殖有广大市场,那么鱼虾类水产饲料一定也有巨大市场。

“你想过没有,饲料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巨大?”郝刚看着意气风发的李青,拍拍他的后背问道。

李青犹豫一下,“五百万吨吧。”

“五百万吨仅仅是五年后我们一家的目标,十年后我的目标是千万吨。我最终要让士林饲料成为全国最大最好的饲料加工企业。李哥,相信我,你以后会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饲料专家,有技术的没你有钱,有钱的没你懂技术,扎下根干吧。”

钱士元和叶金聊得很投机,叶家的人钱士元是知道的,背景深得很。

虽然对叶金跑来海川感到惊讶,但想到叶金和郝刚的关系又有些了然,这个孩子就不能当做常人来看,自己和樊义山两个别人眼里的大官不也都围着他在转吗。

况且,上次这个小家伙给自己描绘的海川发展轨迹让自己很心动,樊义山和自己差不多大,自己在海川想再上一步很难。

但要是海川发展起来了,把海川的经验带到另一个地方,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吧。

叶金也算意外的一个助力,这个饲料厂于公于私自己都要再多给予点关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