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救助(2/2)
如此,秦氏方才不再嘀咕。
秋菊建议:“夫子,您做这些事情最好同青溪的县令大人知会一下,免得白白的引起误会。”
一个奉上命紧闭城门,不许外头的百姓进城;一个好心熬姜汤和米汤给逃难百姓喝,确实容易引起误会。
晏书忙让书杰写了封信给刘县令,禀明此事。
“小弟,一会你去城门那里,就说是原张县令的夫人让您将信交给县令大人的,然后从门缝里给他们塞进去。你记得务必要请县令大人给个回话。”
两个时辰后,书杰回来了:“姐姐,信是马县尉送过去的,后来刘县令亲临,隔着城门对我说,感谢您的善举;过两日他也会从城门上用篮子吊下来些粮食,一并行这善事。”
招呼打好了,晏书开始带人着手准备。
秋菊担心安全问题,执意要跟在她的身边,还点了十个看起来壮硕凶狠的护卫一起跟着。
林老太太也想亲去,晏书劝道:“等过两日一切都上了正路了,再请老太太过去。”
晏书一使眼色,家玥也忙上前劝慰道:“祖母,我陪您在家里诵经,为父亲为大哥祈福求平安。好不好!”
林老太太见自己的孙女如此懂事,心里很是宽慰:“就听家玥的。”
家铭也凑上前来哄着林老太太。
晏书忙带着众人下山去了。
逃难来的百姓,眼见晏书等人在城门外支起两口大锅灶,一口锅里熬着姜汤,一口锅里熬着米汤,忙拥上前来。
秋菊等人将马鞭拿在手上,先是朝着空地上甩了两鞭,“你们都给我排好队领取,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一开始,还有那不守规则的想鼓动大家哄抢,秋菊立马带着五个护卫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给揪了出来,用麻绳给绑在树上,以儆效尤。
其他护卫,留了两个守在晏书身边,其他三个帮着维持秩序,很快百姓就排好了队。
晏书清了清嗓子道:“吾是临安城司户参军家的娘子江氏,也是同家人逃难在此。这几日听闻临安城破,夫君为护百姓逃难至今不见其踪迹,又见各位乡亲风餐露宿的,也是忧心不已。在青溪县县令大人的支持下,熬了些姜汤和米汤供大家驱寒,条件有限,还请各位乡亲见谅。”
大家原本以为无人管他们,如今听了晏书的话,忙大声的感谢青溪县县令和晏书的善举。
说是米汤,实际是热乎乎的稀粥,这些逃难而来的在寒冷的天气里有口吃的,就很感激了。
随后,晏书又让护卫们帮着这些百姓搭了几个茅屋,让他们有地方可歇脚,也能避一避寒风。
过了一日,从城头上吊下来五袋陈米,如此又能支持一两日了。
众人忙大声谢了青溪县令,谢了青溪百姓。
又过了一日,晏书他们还在粥棚那里忙活,远远的听见有马蹄声传来,秋菊一抬头只见远处有四人驾马而来,那身形很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