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白首没三边(1/1)
我与中原各英雄已商议共同出兵洛阳,只是我目前兵力不足,故还需各郡支持一点。我也知道大伙担心什么。陈兄,我可向你保证,只要各位太守不反对我,我绝不会撤换诸位。但我丑话也说在前面,三年内盐铁买卖必须归州牧府统一管理,但是我也会给各郡分三成利润。”
“陈元道:“不知明公要各郡支持多少?”
狗子道:“各郡兄弟们也都不容易,我也不要多了,每郡支持八百到一千人马就的够了,必须是青壮。”
陈元道:“明公要求并不高,只是各郡目前都没多少人手,这样,我马上写信给各郡,让他们想想办法,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狗子笑道:“陈兄,我灭了王家,诸位兄弟是不是觉得我心狠手辣,都有些怕我撤了他们?”
陈元道:“不瞒明公,众兄弟们是有这想法,只是没想明公这么直爽。”
狗子道:“呵呵,你可告诉兄弟们,我刘苟绝非小肚鸡肠,只要大伙不要做得太过份,我无意与兄弟们过不去。只要太伙不欺压百姓,不与鲜卑勾结当汉奸,我绝不会动他们的。”
陈元道:“有明公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我一定与各郡太守讲清楚的。”
散会后,城中驿站内,许攸道:“公子,你答应陈元不撤换各郡太守是不是有点草率,并州各郡您正真掌握的可只有太原啊。您是州牧,不是刺史,您有撤换太守的权力,如现在不换成自己人任郡守,将来若遇强敌来攻,这些人是靠不住的。”
狗子道:“子远啊!你说这些我岂有不知?可一旦换了所有太守并州肯定会出乱子,我兵马不足,实际上管控不了这么多郡,一旦某个太守闹事,咱们还得去平叛。再者,我手下就你们这么几个人,我换掉他们,让谁去接任呢?并州不比中原,一旦出了乱子鲜卑匈奴等异族便会蠢蠢欲动。若因为我一己之私让并州内乱,给异族机会,那我便是并州的罪人。所以只要他们不公开与我作对,我何必没事找事呢?”
“更重要的是我以前就跟你讲过,并州我只是暂住,不会呆太久,我的目标还是放在长安!”
许攸也不知再怎么反驳了。只是觉得狗子说的也好像有理!
狗子在雁门郡休息了近十天,各郡太守接到陈元的信后,知道刘苟不会动他们,这才放下心中这块大石头。开始到雁门面见刘苟!
阴馆县城的太守府大厅中,狗子与各郡太守聊了几句。
便道:“诸位咱们今日去雁门关城楼上看看,顺便也领略一下这三晋大地的风采!(PS汉代雁门并不叫雁门关,雁门关的名称是唐代防御突厥在雁门山建的关门,唐以前都只叫雁门郡)!”
并州名太守其实也难得聚一次,众人爬上巍峨的雁门关城墙。狗子也是第一次到雁门,看着巍峨的关墙沿山顶蜿蜒曲折,雄伟壮丽,内心也是心潮澎湃!
道:“陈元兄,这雁门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啊,吾只闻其名,对其并不太了解,你给大伙讲讲呗!”
陈元道:“要说雁门故事,那可就多了,自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等族,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派李牧常驻雁门,防备匈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此处出塞,北击匈胡,悉收河朔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我朝孝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元光五年(前130),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大司马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猿臂将军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元帝时,王昭君便是从雁门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雁门基本没发生过什么大战事!可谓有了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狗子道:“陈元兄对雁门可谓是了如指掌啊!”
“只是一个朝廷若靠女人和亲来换取安定,我深以为耻耳!陈汤曾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彪曾言:“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吾深以为然也!将来有一日吾若执天牛耳定让匈奴鲜卑成为历史!”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才是我大汉朝廷应有的傲骨!”
众人听狗子的霸气豪言壮语,心想你想执天下牛耳,果然野心勃勃啊!
狗子念道:
“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好诗!好诗,明公此诗道尽了守关将士的苦楚!没想到明公有如此才华,我等远不及也!”陈元道。
狗子道:“这有什么的,只不过有感而发罢了,守关将士们是幸苦了,你一定要多加照顾,不可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粮响一定要供给好!”
“诺”?明公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哎:“可惜五千貔虎士,黄沙不见一人还!”狗子摇头晃脑念道!
回到郡守府,狗子便开始化缘了。
“诸位,我与陈太守已经讲过,我没有打算撤换诸位的打算,但目前我需要兵马,我要求也不高,你们每个郡给一千青壮就行。”
五原太守周民,率先道:“明公,我五原人丁稀少,又汉胡杂居,还要保护边民。朝廷原本是有驻军的,如今早以撤了,虽然还有二千多郡兵,但实在是不能再撤了,否则怕鲜卑来打草谷啊!若民公实在是要,我调五百给明公再招募一些,看能否凑集!”
刘苟也知道并州北部的情况,这些太守虽然都谈不上是什么好官,但对待异族还是很强硬的,甘愿当汉奸在汉代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