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战端(1/2)
在王府的第一个夜晚就这么平静的度过了。
嬴姜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来到定西的第一个晚上也会这样的平静,就在这青竹园中,与皇宫之中华丽的景象不同,倒是和自己曾经的小宫殿有异曲同工之妙。
兴许是换了个床,实在是睡不着,嬴姜看着齐盛安想了很多,思绪万千,不知不觉之中就睡着了。
而此时的西方并不平静。
西梁诸国此时约摸也知道了齐泰平的消息,具体的情况还不了解,但是西州的戒严还有定西军的调动他们是知道的。
这种情况无外乎是两种,秦国的定西军要动兵攻伐他们,要么就是发生了意外,进行的防御性质的调动。
西梁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报来源。秦国在很多年时间都是他们的对手,自然不可能一点情报都没有,更何况秦国人也不都是爱国之人,总有一些人为了荣华富贵之类的,愿意铤而走险。
投身于西梁为西梁人卖命。
西梁人只不过是一个统称,他们之间因为族群的不同是形成了各个小国,如果彻底的统一的话,人数不会少,物产也比较的丰富,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只不过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能够成功的使西梁一统,或许每一小国都有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想法,所以西梁一直都是一个诸国的联盟。
等到确认齐泰平昏迷不醒之后,西梁内部立刻就开始了大讨论,他们的机遇来了。
没有了齐泰平,少了一个强大的二品修行者,西梁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同时定西军的威胁程度也大大的下降,现在西州的人心未定,正是出面讨伐的大好时机,不需要有多么远大的目标,只需要拿下大西关就可以,西梁自此之后就会有了东出的通道,进可攻退可守,不需要担心定西军对他们的威胁了。
别看西梁联盟内部的国家下黑手的时候很利落,在这种关乎集体人的利益的时候,他们的的效率也是惊人的一致。
很快就达成了统一,西梁联盟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了对大西关的进攻的计划。
很快西梁人的军队就被调动起来,开始往大西关外面聚集。
哪怕是小国都派出了上千名的精锐士兵,西梁联盟内部的国家大大小小的得有上百个,一家出一千都可以称的上是十万大军了。
更不用说其中的大国实力并不弱,一哈听每次西梁联盟战斗的时候指挥不统一,精锐的标准不统一,装备不齐整,使得他们多次的败在定西军的手下。
这和他们西梁内战不一样,定西军可以说狠狠的打醒了西梁联盟,让他们意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兵团作战,什么才是真真正正的军阵。
使得西梁的战斗水平在这些年的时间里也算是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定西军也是打的有来有回的。
从一开始的杂乱的队伍和杂七杂八的装备,开始整齐划一,如果不是旗帜和衣装不同,很难想象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
西梁人的军队的动向很快就形成了情报,随后被秦国的人给发现了,黑衣卫等机构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西梁军队的动静。
不是小打小闹,看他们的规模恐怕是要大举入侵。
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黑衣卫可是付出了不小的牺牲才打探到一些重要的消息。
西梁人的有名的精锐都出动了。
比如说西梁人特有的大斧兵,骆驼骑兵,战象都出动了。
西梁算是蓝星上的大食等国家的联合状态,中亚人的面孔,语言上和秦国有一点点的差异,不过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西梁人也渴望东出,因为他们的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面很少有人类生存,多的反而是一些异兽,时不时的对他们进行骚扰。
并且这个年代的人也不知道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所以荒漠化的程度在一点点的加剧,沙漠的扩大就意味着西梁人的居住区域受到了压缩和限制。
土地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
尽管自己有一点点的苗头,但是西梁人居安思危,没有将希望完全的放在治理荒漠化上,向东进入富饶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北上的话,地理环境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只不过从荒漠变成了草原和雪山。
草原人恐怕也不欢迎一家西梁人在他们的地盘上安家落户,恐怕会引来一部分的争斗。
到时候西梁人和草原人争斗反而会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倒不如两家一起努力针对秦国。
当然这个想法也就是想象而已,西梁人连调动自己联盟内部的国家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就更不要说和草原人一起联合行动了,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罢了。
在西梁联盟有一个国家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女儿国。
和蓝星上西游记中的女儿国不一样。
这女儿国也是有男子存在的,只不过当政的一致都是女子,在外界有西梁女王的称呼。
现任的西梁女王有谋略,有手段,有实力使得原来在联盟之中属于中上层的女儿国成了西梁联盟的核心之一。
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西梁联盟的决策,而且国土面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扩充,达到了女儿国发展的巅峰状态,在女儿国女子和男子一般,只要是有能力,同样可以出将入相,甚至于女子也可以同样作为户主,进行婚丧嫁娶的事项,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可能在外人听起来比较的荒诞,但是在西梁联盟内的人看来,没有人敢小看西梁女王,得罪她的下场,身死国灭,也就是在秦国的大西关被定西军给打的一头包,还没有见过西梁女王在谁面前吃亏。
这一次齐泰平出了问题,西梁女王第一时间就提议发兵攻伐大西关,并且非常的积极。
报复心可以说是非常强的。
西梁人的动静很快就在西州内部传开了,没有必要隐瞒,战斗爆发之后,很多生活战略物资之类的都会从后方一点点的往前面运输,完全没有隐瞒的必要,也藏不住。
倒不如开诚布公的和百姓们说清楚,秦国的百姓不畏战,西州的百姓更是如此。
消息传到王府的时候,齐盛安还没有清醒。不过他必须起来和大家商讨布局,因为这关系到西州的安危不能马虎大意。
不要以为夏霆带着一部分定西军过去了就高枕无忧了,打仗可不是单单的比较人数的多少,还有谋划,后勤,战略,战术等各个方面,必须要做到完全的准备,
王府这边能做的事情实际上都做的差不多了,只不过西梁人的到来使得他们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直接光明正大的运输就完事了。
当然了,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应该将西州内的预备役给调动起来,让他们发挥出作用来。
定西军的士卒有限,谁也不知道往后的战斗会发生什么情况,必要的预备队是注定要上场的,他们可以帮忙守城,运送物资,让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专心下来杀敌,同时在危急关头,他们可以接过兵刃协助攻击和防御,既可以解决前线的劳动力的问题,还可以充当后备兵员。
这也要多亏了秦国的制度,成年的男子只要是没有明显的残疾和不适合训练的疾病,都应该参加每年定期的军事训练。
为战斗做准备,一旦爆发战争,这些经历过简单训练的男子总比刚放下农具的农夫要强一些。
作为藩王,定西王自然是有权力征召西州境内的青年男子入伍参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