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邺城(1/2)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前,一支大型的车队正在快速的前进。
有异兽拉车,还有异兽坐骑,速度很快,耐力又好,大大的节省了路途。
正是咸阳学院的队伍。
他们此时已经离开了秦国的地域往晋国的边境前进,这其中也需要一段时间。
两个国家的边境从地图上看是接壤的,但是边关要塞可不能是严密的贴合在一起的,天天起来就能看到对面的人在干什么。
那要塞有什么意义。
各个国家的边关都是修建在重要山口之中,方便防御,同样也是交通要道。
至于外面的地区平日里都会有哨探负责巡逻。一旦发现不好的踪迹会第一时间报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两国边关之中都有大片的缓冲区。
这里面同样也是有居民的,只不过就相当于黑户,没有国家承认他们的身份,有的人是因为特殊的理由回不去自己的国家,还有的是因为避祸逃难至此。
久而久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聚居在一起之后就成为了新的整体。
人毕竟是群体生物,很快就形成了两不管地带,两边的国家都不会驱逐他们,当然如果他们不长眼睛去挑衅边关的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学院车队前进的时候自然经过这些区域进行补充给养。
在学子们看来这些人不能说有多辛苦,也不能说有多可怜,他们来这里都是有相应的原因的,在这种两不管的地方拳头为大,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人,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大凶人,这是十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老师们也不会放心学生们和这些人单独接触,因为风险很大,指不定学生被卖了还给人家数钱嘞。
甚至于还有一些人毫不忌惮秦国的黑龙旗,眼神可是充满了恶意,显然都是在秦国吃亏的人,要么是有血仇,要么是从秦国逃出来了。
有些时候叛徒比敌人更加的极端,更加的可恶,这些叛国之人对原来的同胞下手会更狠。反而不会和你讲究什么乡土情。
不仅如此,学子们甚至还清楚的看到了草原部族的人。
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大部族往往都有固定的放牧地,小部族往往则是游荡。
看到秦国的车夫,那些草原人是打马而走,身边的牛羊马群也是开始跑。
他们这些小身板怎么能够和秦国抗衡。
只有强大的部族才有足够的草原勇士去劫掠,小的部族只有几百几千的勇士,都不够秦国一支骑兵打的,不早早的跑路还能做什么。
别样的草原风光也是让人心旷神怡,一眼看不到边界,抬头便是万里无云,觉得原来天地是这般的辽阔,而自己这样的人实在是渺小了一些。
甚至于还有的草原人给车队送来了大量的牛羊,只希望这些大佬吃饱喝足赶紧走,不要在自己的部族附近,那样草原人就寝食难安了,万一睡觉的过程之中被人给拿去了头颅该怎么办。
对于有眼力的草原人,秦国人也没客气直接就收下了,检查之后没有什么问题的直接就地宰杀,然后涂抹上酱料,吃起来就是新鲜好吃。
齐盛安也是赞不绝口,也不知道这些草原人是怎么放牧的,羊肉肉质上佳还没有明显的膻味,一口下去回味无穷,再配上一碗羊汤,就一个字,美。
经过这片草原就临近晋国的边关了。
学子们的兴致也是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别的国家,这里也不是蓝星上有那种特别广泛的交通工具,想要去一趟别的国家长途跋涉是一方面没有相关的通关文牒,就是偷渡,各国的官方人员都有权利抓人。
大陆上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
很快就要到晋国了,学子们的内心不能不激动啊。
车队的前方已经可以看到有人在接近。
车队停止前进,做出了防御的姿态,可能是前来迎接的队伍,也可能是伏击。
很快就有卫军骑兵向前,让来人保持安全的距离。
很快又回转回来,示意安全。
来的三千骑兵正是晋国的军队,同样也是边关守军。
负责护送咸阳学院的学子入晋国。
会一直护送到晋国的都城邺城。秦国注重对学子的保护,晋国自然也是如此。
学子都是未来的卡师储备,哪怕天赋平平那也是卡师,更不用说这些都是学子之间比较优秀的一批人,将来的成就不会低,死一个都是非常令人心疼的事情。保证学子们的安全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护送学子们的队伍在晋国也是鼎鼎有名的队伍。
魏武卒。
听到名字的时候齐盛安有非常强的违和感,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这个世界上同样也有魏武卒,但是更加的可怕是几乎全能型的兵种,上马的携带全身的装备就是一支重骑兵,轻装上阵就是轻骑兵,下马又可以成为重装步兵组成方阵又可以做轻步兵,侧面突袭,后方渗透,总之是非常的厉害的队伍。
身上的装备一应俱全,威武的同时也是代表一笔笔的钱,想要养出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需要花的钱和时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只有晋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才有底气养这么多的人。
仅仅是十万的魏武卒,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足够养百多万的普通军队了。
但是也正是这些人坐镇使得晋国的西边边关稳如泰山,无论是秦国,草原人亦或者是吴国的偏师都没有从魏武卒的手中取得什么好处,反而是被限制的死死的。
至于为何叫魏武卒,晋国的精锐军队竟然叫这种名字,这和晋国的形式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
晋国内奉行血脉阶级,贵族是贵族,平民是平民,有着亲亲尊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
颇有些蓝星上周朝的味道,只不过不是分封制,而是中央集权,贵族们把持朝政,形成了一个个大型的贵族团体。
晋国皇族乃是姬氏,除此之外还有韩魏赵三家都是庞大的血脉家族集团。
说不上是四家共治天下但是也不遑多让了,魏武卒就是魏家组建的军队,他们既是晋国的官方精锐,同样也是魏家的精锐私兵,在外人看来可能不怎么合乎常理的事情,但是在晋国是很常见的事情。
同样有名的还有赵家的燕赵铁骑和韩家的韩锐士,以及姬氏的虎贲军。
在晋国都是鼎鼎有名的军队,但是其中的将领从上到下都是自己同姓之人并没有什么外人,可以知道几家的态度究竟如何。
如果不是从方孝正的记载上看到了这些事情,齐盛安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有趣有趣如果将来出现了三家分晋的情况,不知道会不会一语成谶啊。
在魏武卒的护送下,一行人穿越过了河西关,他们可能是少有的安全的正大光明的从晋国的边关进来的人。
魏武卒在外围引导顺便监督,里侧就是卫军,最里面就是学生。
看上去保护的非常的全面,但是实际上就相当于在监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河西关重要关口,里面的一些军事机密不能让秦国人发现,同样也要防止一些人搞小动作,因此时间上有了些许的冲突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这种感觉就不怎么美妙了。
好在有老师安抚学生们的情绪,再加上魏武卒的兵刃的寒光,恐怕没有哪个学生会不长眼睛选择在这个时候闹事。不仅仅是自己丢人更是丢学院的脸,国家的脸。在进入了河西关之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个人行为了,和秦国的声誉息息相关。
蜀国学子当初来到秦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态就是齐盛安这些人应该做的事情。
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了。
因为外面多了一层的晋国人可以说旅途并没有大家一开始想象的那般畅快了。
沉默了不少,一路上看的也就是晋国的路边的风景,魏武卒也不是导游,不会给秦国的学子特意停下来的,匆匆看一眼就完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