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为君之道(2/2)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然而,世间却有一种君王,自诩战略无双、武艺超群、思想深邃、经济精通,仿佛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等君王,看似英明神武,实则国家之祸。因为他们过于自负,容不得他人之才,导致国中无人敢言、无人敢为。长此以往,国家必将衰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君王再怎么才华横溢,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达到顶尖水平。而那些自诩全能的君王,往往只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最后,白羽总结道:“故,真明君非自诩‘圣明’、自以为是者,亦非那些自诩全能、容不得他人之才的君王。而是那些能自知局限、承认不足、善借他力以成大事者。此等智慧与气度,方为真正英明之君。而那些自诩全能的君王,甚至还不如那些天天吃喝玩乐、酒池肉林的昏君。因为至少后者不会扼杀国中之才,不会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听完那番高论,夏芷安醍醐灌顶,愣在当场。
而后细细回味,更觉其言之凿凿、意味深长。
她思及古往今来,朝代兴替,有时君王虽昏聩无能,却能守成有道,不涉朝政,耽于逸乐。若遇贤臣辅佐,整饬纲纪,中兴之业亦非难事,此等例子俯拾皆是。
然亦不乏君王才疏学浅,却自命不凡,对群臣猜忌成性,事必躬亲。他们宵衣旰食,勤政不辍,却因刚愎自用、力不胜任,终致朝政紊乱、民不聊生。此类君主,虽勤勉有加,却适得其反,成为亡国之君的例子亦不胜枚举。
夏芷安幡然醒悟,为君之道,非但要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更需信任群臣、放手施政。如此方能确保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当胡彪抵达时,夏芷安毫无犹豫地将军队指挥权交给了他。她则转而专注于协助胡彪处理军队内部的行政事务,按照白羽的描述,她的角色类似于政委。
胡彪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他目光坚定地对夏芷安说:“府主,您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完成王爷和您交给我的任务。我打算先把瓮北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在暗处设下埋伏,等着那些从别的地方赶来支援的军队。这就是王爷经常教我们的战术,叫围点打援。”
夏芷安听后笑了笑,说:“胡将军,你是行家,你说了算。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说。我不懂打仗,这一切就都交给你了。”
胡彪听到夏芷安叫他“老胡”,心里顿时觉得热乎乎的。王爷就是这么叫他的,这让他感觉夏芷安就像是自己人一样。在北疆,大家都知道白羽和夏芷安的关系不一般。大家早就把夏芷安当成了北疆王府的一份子。而夏芷安现在也越来越融入这里,不再见外,这让胡彪他们感到很高兴,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了。
胡彪随即展开缜密筹划,瓮北四周,旌旗蔽日,尘烟弥漫,极目望去,仿佛铁壁铜墙,将城池围得密不透风。
然实则此乃胡彪巧施之计。他依据兵法虚实之道,故暗中将重兵锐卒悉数调遣他处,仅留少数将士于城周虚晃刀枪,摆出大军压阵之假象。
如此布局,既使敌寇难辨真伪,又可为后续行动埋下伏笔。
如果强攻城墙高耸,防备森严的瓮北,胡彪觉得没必要,他打算以瓮北为诱饵,把京城附近的其他军队一直一直调过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