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燕王的共情(2/2)
虽然要真的论起来,这个通州县令一个守土不力的罪名,理应就是他这个县令要担着的。
毕竟那伙贼人的骑兵在这片地界上横征掳掠,再怎么说,他这个地方一把手也逃不了干系。
可是燕王最终还是看在了熟人的面子上,加上他以为这件事情对方多少有点无妄之灾的意思,选择不要让对方太过难堪。
说到底燕王也是在军营当中长大的,对于这些武将出身的官员,心里本能的就有着一份好感。
再加上熟知大明军务的燕王心里也有数,这伙贼军来到通州地盘上劫掠这种事情,虽然表面看上去跟这个县令脱不了关系,但实质上这全是长城守军那边的锅。
通州城距离喜峰口的长城关卡并不近,甚至可以说,通州并不处在大明边境州县的范围之内。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没有将这里划为战区,仅仅作为一个物资转运的地方,又如何能给这里拨下军费让他们去整理军备。
换句话说,通州城现在那数百号守军,原本也不是按照打仗的要求整备。
毕竟你都处在承平的腹地了,再把本就不多的税赋收入用到军队里边,多少钱都有些浪费。
燕王深深的知道这些武将出身的官员一步往上爬,有多么的不容易。
所以现如今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对方已经因为这件事情背了一口黑锅,那他则尽量的要给对方提供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
并且从朱棣的视角出发,这位通州县令在他这个位置上,已经把本职工作干得相当出色。
仅凭着那些差不多只能够维持守军军饷的军费,这位县令却依旧将通州城守军的士气维持在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之上。
也正是因为这位县令的坚持以及努力,才使得这一回在燕王遇险的第一时间,通州城的守军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把那伙贼军给成功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