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中书省的命令(2/2)
然而另一方面,在皇帝新的命令没下来之前,他们就处在了一种多做多错的境地之中。
在一个临时的位置上干活,有没有功劳且不好说,但背黑锅的概率那是成倍的增加。
也因此在这群官员心中这些天在提心吊胆的同时,也同样憋屈着一口闷气。
而现在当听到自家右丞相说出,要全力支持北边打仗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们胸中的压力在一瞬间就释放掉了大半。
能够坐在中书省衙门里面的人,无论他的来头到底是怎么样,都绝对不会是什么心思简单之辈。
当这些人听到大明将要开启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他们就明白,这是皇帝陛下与眼前这位魏国公商议出来,将国内矛盾转移出去的手段。
这种情况之下,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决定要给大明的朝野选择一个泄压放气的通道。
那么他们这群已经苦闷已久的人,自然也要搭上这一趟快车把自己身上的压力也给抖出去。
打仗这种事儿对于承平时期的文官来说,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诱惑。
尤其是现如今,在蒙古人已经全部退到草原之上,身上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的情况下,大多数大明官员都对漠南漠北那不能种地的土地没有多少兴趣。
可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
这群明显是被选出来背锅的临时工们,在看到了自己竟然有这样一趟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
那这群被甄选上来的聪明人,自然是不能允许这个机会从自己眼前划过。
而这也正是徐达做如此选择,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他现在执掌着大明的文武两班人马,朝野上的态势到底是怎么样?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人比他徐达更加了解。
他明白这个时候朝野上下,无论文官五官都需要一场大胜。
只有一场足够将所有人的心气激荡起来的胜利,才可以将眼前这些已经快要喷涌出来的暗流再一次的给压回去。
在给下属打完气之后,徐达也没有再说什么客气话。接连用自己的丞相大印在几封文书上盖了印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往自己家走了回去。
按照徐达原本的猜测,此时此刻自己那个亲儿子也应该反应了过来。
对于自己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徐达心里是有数的。
他知道在皇帝陛并不能够作出全面的思考。
可他同时也知道自己儿子不是一个本人自己与皇帝对话之间的那些没说明的话,只要给孩子一些时间,他自然能够想得明白。
只不过这一回情况却与徐达想的有所差池。
当这位大将军大丞相回到自家府里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自己那位儿子竟然没有想象中那般坐在正堂当中等自己。
这种情况让徐达稍显惊讶的同时,心底更是不由得生出了一份欣慰。
从徐达的视角里看过去,徐允恭的成长速度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自己不过才放手几个月的时间,家里的这颗幼苗就一定可以摆脱对他这位父亲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