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姚广孝准备摊牌1(2/2)
这具有历史上最有名的反抗者所提出来的口号,就像一道索命的符咒一般旋绕在华夏大地上。
开局口号不但使得百姓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更是为所有的统治者划出了一道清晰的底线。
要知道在此之前,天下各国往往是没有平民这个阶层的,亦或者说平民这个阶层在国家当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当之少。
夏商周是奴隶制的三朝,自不必说。
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进阶被自己的岳丈申国的审侯勾结外敌,将西周丰镐两京踏为平地之后。
姜尚所言的八百年周室便从此分裂成了两段。
随着郑伯克段于鄢这个经典案例的发生,已经迁至洛邑的东周王室,算是彻底踏上了灭亡的下坡路。
从此之后原本膺服于周王室的天下各国,在意识到周天子已经当不得这个天下公主的身份之后,大家伙心里都有了别样的想法。
毕竟在那个天下,大多数地方还是处于一片蛮荒,以至于很多地方出了城墙之后,十余里就能见到凶猛野兽甚至野人遍布的年代里面,当年被周王室分封下来的那些诸侯国们,还是普遍相信实力就是代表着一切。
当年文王领着军队与牧野一战击退大商军队之后,进而占领朝歌夺取天下。
虽然依后世所说,大家伙所佩服的是文王的气度以及周王室所带来的那一套全新的礼乐制度。
在那段整个华夏文明史上属于萌芽状态下的阶段里边,周王室的这一套礼乐制度给予了当时混乱不堪的实导一套切实可行的参考规范。
这并不是说礼乐制度是多么的完备,礼乐制度是多么的合乎天理。
礼乐制度最为关键的并不是他本身有多么精妙,而是在于他这个制度的推出给了当时一天下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答案。
商朝的那一套制度,虽然也在数百年之间不断进化着,但终究还有有着上古的影子,并不能完全施展开拳脚。
当年的纣王也是意识到这么一点,所以他对内铲除大邑商留下来的元老,对外不断开疆拓土,以期望用这种把蛋糕做大的方式来使得那些被自己赶下权力舞台的元老能够满意。
纣王的想法无疑是好的,一方面可以通过清除保持权利已久的老臣来给自己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一是自己心里那些远大的抱负可以进顺利的执行下去。
另外一方面,他这种把蛋糕做大的行为,也使得整个国内的情绪变得不再如前朝改革者那般所逼迫的高压。
从后世的汇总资料来看,纣王当时的设想不可谓不高明,不可谓不精深。
这样一套两难自解的方案于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切实可行,并且副作用极小的好法子。
但可惜纣王唯独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对于那些朝廷的元老来说,与其等着纣王,从外人身上打上一块肉赏赐给他们两口。
还不如和外人勾结到一起来从纣王的身上,把自己以前失去的东西重新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