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燕王就藩(2/2)
胡惟庸以宰相之职善政弄权,欺下瞒上。大明原本清朗的官场,在胡惟庸和其背后利益集团的搅闹之下,早已变得污浊不堪。
他们这群人就宛如我大明朝身上的一块腐肉,自己下手去将这块腐肉给切出来,固然十分疼痛。
但这份疼痛终究只是属于阵痛,若是放任其不管的话,等到他们把毒液渗透到大明各个角落里的时候,那才真的是回天无术。
而北方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也是一样。
只要我大明没有彻底将他们打服打痛,没有将他们的有生力量全部消灭掉。
那么他们这群贪得无厌的家伙,便始终会对长城一线造成威胁。
有些事情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即使我这个燕王能够暂时躲在京城里边,期盼靠着长城将他们的补给线给拖垮。
可即使这群人被迫退回去一次两次,但只要不把他们消灭,就终究会有三次四次。
而这些事情若不由我们这一辈去做的话,那终究会转移到儿孙身上。
既然如此,那我作为大明的藩王,陛下的亲生儿子又如何能在这个时候选择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此刻的朱棣脸上已经看不到一丝青年人的玩笑,取而代之的全然都是一位赤诚的皇子,想要为国效力的淳淳之心。
而姚广孝这个时候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看重的这名王爷,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成熟、睿智。
甚至此刻的姚广孝以为,都不用说朱棣身上其他闪光的地方,单这一份为了天下的赤子之心。就足以让这位王爷成为诸藩王中最后的那位。
于是乎,姚广孝这一次也收起了脸上的急躁与疑惑。
既然自己要辅佐的这个人已经有了自己正确的想法,那么作为其谋士的他,现在要做的并不再是做出那些看似合乎时宜的劝诫。
而是应该顺着自己主公的想法,将其思虑不到的地方给补充完整。
双方就这样在就藩一事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由于朱元璋给朱棣留出来准备的时间并不算十分充裕,当天夜里姚广孝这个本就无所谓去哪儿的和尚,索性直接跟朱棣在燕王府里谈了个通宵。
两个人围绕着胡轲先前给出的那篇论藩王策中的观点,结合当前燕王切身的实力,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俗话说的好,人心齐泰山移。
原本根本看不见头绪的事情在这两位逐渐默契家伙的配合之下,也顺利地理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
直到第二日中午,府上的管家过来询问午饭需不需要特殊安排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王爷竟然和那个黑衣和尚各自躺在一把椅子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就在两人交谈结束后的第三天,朱棣便收到了让他去北平就藩的正式圣旨。
临行之前,姚广孝将几本厚厚的册子递到了朱棣的手上。
“贫僧回去之后,将那天与王爷间的对话都记录成了文字,王爷到了北平之后,若有思虑不到之处,便可查此文策。”
“大师有心了。”
朱棣坐在马上冲着姚广孝抱拳行礼,随即大手一挥,打着燕王府旗牌的队伍便浩浩荡荡的朝着北平府进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