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霍氏家族(2/2)
霍家是什么门第,低到尘埃里的门第,谁都比霍家人高。
辛妍至少表面上是平民出身吧,她人美心善,和霍嬗青梅竹马,两家还是远亲。
而且现在辛妍的继父可是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扬州太守冯立,两家是世交。
现在的扬州是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南越国归降后也归扬州管辖了。
再加上江南富庶,人丁兴旺。
冯立这个太守可比一般的太守权力大多了。
怎么不般配了?怎么就不般配了?
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只冒出来一小阵儿时间,看霍府人不在乎,很快销声匿迹了。
更多的是祝福声,赞美声。
男才女貌,天作之合,亲上加亲……
这可是大汉第一权臣霍家的亲事。
新帝登基已经一年多了,长安贵族圈里迎来了第一件大喜事。
本来大家想给霍光找个续弦的,作为大汉文官第一人,霍光的正妻因为产子去了。
但小霍大将军(是的,现在长安有两位大将军,大家为了区分只能把霍光叫做小霍大将军)深情,不肯再续弦。
平阳霍家和曲阜孔家都想送女人过来,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说他思念亡妻,不想再娶正妻了。
你不娶妻可以,你可以纳妾,但你只有一个嫡子,这也不符合大家族人丁繁盛的愿望啊。
没关系,霍光有办法,他把妾生子都记到了亡妻名下,都作为嫡子嫡女养育。
这个操作属实叫人看不懂。
看不懂没关系,不耽误小霍大将军美名天下扬,是当世第一深情厚谊之人。
大汉以孝治天下,对父母的孝让人称赞,对亡妻的深情,更难得。
一时间霍光成为长安城贵妇和少女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风头盖过了他的长兄霍去病。
霍光不肯续弦,霍嬗的亲事就成为了焦点。
大家都希望能把女儿嫁给霍嬗,攀附上这样一棵大树,那自己的家族,可保几世繁盛荣耀啊。
可霍去病就是霍去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从不看重门第和出身。
他常说,他自己出身低微,有这样的满身荣耀,都是陛下所赐和上天垂怜,和他自己没关系。
他还说,他这几十年都是白捡的,是替别人活着的,每多活一天,都是白赚的。
看看人家这嘴,多会说,皇帝多爱听。
怪不得他是皇帝的宠臣呢。
但是,谁又会真的当他说的是真的啊,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稳稳的,每个选择都是对的,他要能力有能力,要拼劲有拼劲,要心思有心思,要努力有努力。
他得到了上至皇帝的信任,下至百姓的爱戴,中间的群臣也都信服他。
你要说这不是个神仙,谁信啊。
总之霍府的大婚,办了十余天,流水席就吃了十余天。
那钱花的,海了去了。
当然,人家霍府不在乎,他们的钱到底有多少,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光依附于霍府生活的人,全国得有几十万人,上百万人也有可能。
偏偏霍氏家主,深深懂得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
为了打破这个魔咒,他们治家很严,严厉到了变态的地步。
据说,由家主霍去病亲自写得家训,就有厚厚一大本。
霍氏子弟,自启蒙起,除了背诵《千字文》《幼学琼林》《百家姓》《大学》《道德经》等蒙学书籍和儒道经典之外,就要会背《霍氏家训》。
就是这样,听闻霍去病和霍光还整日忧心忡忡,生怕出了不孝子,败家子。
他们选择联姻对象也很谨慎,不看重门第,只看重所选中的那个人的品性和他背后的家族的家风。
总之,这是一个欣欣向荣,打算传家百世的大汉后起之秀的贵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