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国丧(2/2)
朕是真心实意的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的,但无奈他不堪用。”
不堪大用,也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明明知道刘弗陵活不长,不让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好好的活着,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到处走走。
非得还要他学习帝王之术,兢兢业业的在这样一个大监牢里活二十年。
只是活着还不行,还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各种势力的压迫之下,艰难求活。
最后不过是替人作嫁衣裳。
这是什么命啊?
以前霍去病对刘弗陵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
现在他知道了真相,对那个孩子,深深的怜惜了。
现在他真的相信了前世的太子刘据,真的是他的阿翁刘彻杀的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
朝中人还有人担心老皇帝留下了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霍氏兄弟,会对刘弗陵不利。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对小皇帝最好的人,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对他有深深的愧疚和怜悯。
但霍去病什么也做不来,什么也改变不了。
老皇帝安排好了一切,刘弗陵继位,刘病已先在宫里养到十二岁,然后交给霍去病去养育。
他还叮嘱霍去病,到时候如果自己不想养刘病已,可以把他托付给民间的朋友去养,不要说破身份就好。
刘彻还真是想得周到啊。
他即便是死了,也要掌控大汉几十年,安排好了后面的几代皇帝。
作为唯一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霍去病在办完了先帝葬礼,参加了新皇登基大典后,就有些不太对劲。
大家都说,先帝去了,霍去病也丢了半条命。
他们君臣之间的情谊,真让人羡慕啊,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其实霍去病是心灰意冷,提不起任何斗志了。
做这些有什么用呢?
打匈奴?匈奴还不是称霸北方那么多年,即便后来没了匈奴,还有其他游牧民族。
再说了,那些游牧民族说到底也是华夏先祖过去的,比如匈奴就是蚩尤的后代。
打来打去,还是自己人干自己人。
一个王朝,前几代不出败家子,就已经很难得了。
大汉,还不是在孝宣帝刘病已之后,迅速衰败,中间王莽篡汉,后面虽然有刘秀的光武中兴,但总归前后加起来,只有四百多年国祚。
最后还不是被魏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三国,然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华夏文明遭到了巨大打击,差点亡国灭种。
后来呢,有了大隋,大唐,大唐那么强大,那么厉害。
还不是几代之后就被“安史之乱”搞烂了。
然后是五代十国,然后大宋。
历史就是如此循环反复,谁也改变不了一二。
改变了一两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历史的巨大车轮滚滚向前。
大家都说,霍大司马跟先帝感情太深了,先帝去了,他安排好了一切,也在家里绝食,准备殉了先帝。
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