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皇帝的白月光(1/2)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的白月光
虽然人多了,出个不肖子孙在所难免,但出了那些个不听话的玩意,也要提前管束,莫让一两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霍光豁然开朗,即便是举案齐眉,相亲相爱的妻子,也要适当的敲打。
霍光很佩服长兄能事事看得如此通透,因此虽然嫂嫂阳石公主偶尔跋扈,偶尔犯蠢,但对长兄,那是服服帖帖的,从来不敢造次。
虽然皇帝更加跋扈,有时候犯更加蠢的错误,他还掌握着全天下的生杀大权,众大臣见了皇帝都吓得两股战战,话不成句,但对长兄,皇帝历来信任有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即便偶尔生气,也能很快自己哄好了自己。
长兄这拿捏人心的本事,自己要多学学。
不过,毕竟是亲戚,霍去病没让孔家太过尴尬,他写了霍氏酒的方子交给霍光,让他去曲阜的时候,顺便交给孔府家主,同意他们用此方酿酒。
这酒吧,和纸不一样,纸的材质要求不高,因此各地因地制宜,用当地最廉价最易得的草木造纸,只要严格按照工艺来做,造出来的纸,就大差不差,使用体验虽有稍微差异,但也不大,对于不太讲究的人来说,区分不出来。
即便有人讲究一些,那也是少数,他人呆钱多,讲究就要付出更多的钱,成为不了主流。
这入口的酒不一样,众口难调,这饮酒也是千人千味,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
因此不同地方的粮食和水,还有窖藏酒的地方不一样,酿出的酒的风味,大不一样。
喝在那些酒鬼嘴里,就更是差之毫厘,千差万别了。
曲阜地方不错,圣人故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想来产的粮食和水,和别处不同。
因此孔府酒酿出来,方法虽然一样,但味道和霍氏酒,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也算是回应了孔氏家主的来信抱怨,补偿了霍去病原先答应造纸术只让孔家独有的亏欠,皆大欢喜。
霍光虽然对孔家略有微词,但长兄说得对,都是亲戚,亲戚之间没法论对错,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能是和稀泥,反正也不会便宜了外人去。
孔家高兴了,孔令芙就高兴了,霍光家主妇高兴了,霍光这个郎君自然在家也自在些,阿翁阿母都和颜悦色,孩子也更高兴,有利于家庭和美,这笔账,霍光算得过来,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霍光越来越崇拜长兄了,怎么做什么都看似无意,实则背后有大智慧呢。
霍光第一佩服的是长兄,第二才是皇帝。
他跟着他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日子风平浪静,如流水一样过。
大家都在等一件事,那就是皇帝驾崩,刘弗陵继位。
皇帝六十有七,风烛残年,最近经常犯糊涂,说做梦有人刺杀他。
把闲居在家很久的霍去病叫到宫里守着他,守了三天三夜,才稍稍好一点。
本来霍去病想去长安城郊找一个地方建一座庄园,找皇帝讨要,皇帝一听来劲儿了,也要跟着一起去找地方,说在霍去病庄园旁边建一座行宫,时不时的去住。
甘泉宫离长安太远,他好久不去了。
自从泰山回来,皇帝就没出过长安城,他把出行机会一次性用完了。
听闻霍去病要跑去山里住,沉疴已久的皇帝来了精神,却被霍去病叫停了。
据传言,皇帝跟霍去病发了大火,说霍将军不带他玩,嫌弃他老迈,嫌弃他糊涂,嫌弃他……
反正骂的很难听,说出来的话却像个幽怨的弃妇。
皇帝真的老了,比他小十来岁的卫子夫于去年薨了,皇帝很悲痛,抚棺大恸,在场之人皆跟着流泪。
那是陪伴他几十年,为了生儿育女,掌管后宫的女人,是一代贤后,她值得他的这一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