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四族联军!(2/2)
……
祁连山脉。
位于西川最北面,是隔绝西川省和西北边疆的天堑,祁连山山脚,就是河西走廊。
此时,两列士兵在一群牦牛的搭载之下,正缓缓走出祁连山,来到了河西走廊。
而此时,已经有两队大军聚集在这里。
其中一队身披重甲。
那是金辽人的铁浮屠重骑兵。
金辽位于西北荒漠,那里盛产铁矿,同时也有着月氏人的打铁技术,所以金辽人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铁制兵器!
金辽人的钢刀,能轻易斩断汉人的铁刀,金辽人的重甲,哪怕是汉人最锋利的刀剑也无法刺穿,而金辽人的重骑兵,更是所向披靡。
若不是北凉省的北凉战士一直依据北凉天险浴血守护,恐怕金辽人早就南下了!
而这重骑兵一旦南下,那大宁北方万里平原便几乎是金辽人的修罗场!
另一队,则是一身皮甲,没有任何重兵器的蒙元轻骑兵。
蒙元的轻骑兵不配铠甲,周身只有皮甲,连武器都是以轻便为主的弯刀。
而他们的主战武器,却只有一把长弓,以及四斛箭矢。
由于不配铠甲,所以蒙元人几乎不和敌人正面缠斗,而是凭借草原烈马的高速度机动性,对敌人进行游斗。
在轻骑兵的游走下,配合蒙元人的箭术,敌人往往都无法碰到对方,就被乱箭射死,侥幸活下来的,也要面对集群冲锋的弯刀阵形。
而北疆赵王的军队之所以能够一直占据上风,靠得就是从不和蒙元军队打遭遇战,而是用大量拒马和陷马坑死守。
方法虽然笨,但是有用。
在当前时代,限制轻骑兵的唯一方法,有也仅有这寥寥可数的几种方法。
但无论是金辽还是蒙元,步兵都不是主战兵力。
金辽人和蒙元人虽然凶悍,但是习惯吃肉食,而大量步兵的主粮其实还是粮食。
所以这两个地方一直以来走得都是精兵路线。
与之相反的,恰恰就是吐蕃军和西川军。
吐蕃人信奉藏传佛教,对于杀生和驱使牲畜一直都有抵触,让它们托着自己上战场,更是他们最不愿意的事情。
所以吐蕃军的构造多是重步兵。
这些重步兵,身材高大魁梧,体型健硕,双臂粗壮,肩膀宽阔,肌肉发达,浑身肌肉贲起,宛如铁铸铜浇般坚韧,充满爆炸般的力量。
而且,他们的腿部比较发达,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颇具压迫感。
这也是吐蕃人强壮的象征。
而西川兵则不然。
西川省靠近吐蕃,有很多非汉人百姓,除此之外,西川省气候异常,大宁多数农作物都不适合在西川种植,以至于西川多数百姓也是以游牧为主,而且还不养马。
这也就导致西川穷。
非常穷。
地方穷,当兵的也就更穷。
西川兵大多都是征来的徭役,或者是发配充军的犯人。
以至于这些人都是羸弱之躯。
唯一的好处在于,人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