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政通人和(1/2)
妇人走到沟壑旁,循声纵目,脸上顿时露出焦虑之色。
“快!快随娘去看看。”
高大的草原战马不安的原地打转。
长途奔袭已致其力量匮乏,嘶嘶的喘着粗气。
民妇拾了一把草料靠近战马。
熟练的吹了一声口哨。
战马竟温顺的俯首吃起了草料。
妇人趁机将马背上的女子拉了下来。
乍一看,竟是吐蕃打扮。
因是样貌出众,气质不凡的稚嫩姑娘。
妇人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抵触。
她老练的伸出手指在格律诗鼻间测了测呼吸。
旋即便将格律诗背在身上。
“娘,这仙女姐姐受伤了呢。”
跟随在她身后的孩童则拿着草料,牵着战马往山后走去。
雁门关周边的大炎土著。
对吐蕃人并不陌生。
由于常年跟西岐诸国还有北狄接轨。
无论老弱妇孺,都学了一手驭马的功夫。
同时吃苦耐劳,民风质朴。
“娘知道,她会醒来的。”
妇人身后跟随的孩童名唤马琳。
小姑娘穿着宽松的男童布衣。
脏兮兮的脸盘上糅杂着纯洁无害的关切。
眸光深处更映衬着机警与成熟。
妇人知道格律诗是吐蕃人!
她更清楚,炎西的主政官梁侯与吐蕃已结
为盟友。
既然不是敌对,她自然是要出手相救的。
绥阳县,位于肤施郡的北面。
算是肤施郡诸县之中最为贫瘠的地区。
但这只是以前。
今年,当地的百姓都可以预见到大丰收。
因为随着梁侯的均田制度实施,再加上各种农作物种子的发放给指导栽培。
庄稼地里绿油油的一片生机。
再加上水渠跟水车的全面投入。
极大的解决了当地雨水不足的问题。
村民们干活的热情也突飞猛进。
马琳便是绥阳县三万百姓之中的一员。
娘三挤在一处家徒四壁的茅屋内。
推开房门,马琳的弟弟马援正在读书。
后者当即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她是何人?”
“听娘说神仙姐姐是吐蕃人。”马琳将归家前的遭遇陈述了一遍。
马援恍然。
凑到格律诗身边瞻仰两眼:“果真是神仙姐姐,太美了!”
格律诗被妇人扶在榻上。
“娘,神仙姐姐没事吧?”
“没事,许是劳顿所致,去拿些药草过来。”妇人吩咐道。
很快,马琳抓了一把药草放在钵内研磨。
妇人熟练的给格律诗敷着肩膀上的刀伤。
待到格律诗气色回转,妇女又熬了米粥亲自喂养
。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绥阳县!
梁成带着张远来到此地。
今日,便是本县收割麦穗的时间。
梁成跟张远也成为割麦工中的一员。
县北小院内。
“神仙姐姐,我娘说姐姐身子还虚弱,不宜走动呢。”
见格律诗走出卧室。
马琳忧心忡忡的上前搀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