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千门王中王 > 第324章 借势换旗

第324章 借势换旗(2/2)

目录

所谓‘借势换旗’,也叫:汉承秦制。

指的是在刘邦军攻入咸阳后,直到汉武帝初期,沿用了秦朝的法制和官僚制度。

众所周知,按照当年楚王定下的反秦口号:先入关中者为王。

那么,称王的应该是刘邦。

据史料记载,刘邦军刚进入咸阳城以后,城中的富庶和奢靡能让人瞬间丧失理智,这其中,自然就包含了刘邦本人在内的一众亡命徒。

果不其然,不出三日,杀人、奸淫、作奸犯科之事时有发生。

足可见,在珠宝美女随处可见的咸阳城中,军队一旦失去约束和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之后,刘邦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废除了秦朝的一切法律,只说:杀人者偿命,伤人者治罪,盗抢者治罪。

这三条法律颁布之后,犯罪率立马降低,百姓欢呼雀跃。

这,便是所谓的‘约法三章’。

按照常识来说,仅凭借这么简单的约法三章,很难维持一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

刘邦麾下,萧何、郦食其、曹参等人都是秦吏,张良虽是韩国贵族,但韩国同样保留着申不害所遗留的法律体系、

因此,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识,那就是无法不行。

再看刘邦的其他几道军令,秦国君臣一律不杀,妥善加以安置,全军开出咸阳,继续驻军灞上。

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在刘邦军进入咸阳以后,城内应该是陷入了无政府的极度混乱状态。

而所谓的‘约法三章’,很可能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暂时恢复秩序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约法,更像是一种对老百姓的口头承诺,主要的约束对象则是军队。

在刘邦大军离开香烟的同时,萧何则给包括咸阳在内的关中各个官署下发了紧急公文:‘诸吏皆案堵如故’,翻译过来就是原来怎么运作,现在还怎么运作。

此后,关中终于恢复了安定,刘邦军也开始转入日常驻扎。

这一极富远见的举动也表明,此时,刘邦心中所想绝不止是裂土封王这么简单,而是志在天下。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得刘邦集团并没有像其他复辟贵族那样,恨不得毁灭与秦有关的一切。

相反,在西汉王朝建立后,萧何起草的汉《九章律》几乎全面复制了秦律,即所谓汉承秦制。

再后来,鸿门宴结束,项羽二次占领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宫三月不灭、坑杀降卒二十万……

这一系列举措,也为楚军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历史上,楚国曾被灭过四次,伍子胥孙武灭楚,白起灭楚,王翦灭楚,最后是十面埋伏,项羽乌江自刎。

若说前三次是亡于战乱,那么最后一次,究其根本,则是亡于秦法!

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说到这里,刘帘立马让我闭嘴,“停停停,听你说了这么多,跟卖西瓜有什么关系?”

我笑笑,只得反问道:“你数学这么好,就不懂得举一反三么?”

这时,刘帘忽地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之所以写下吃西瓜大挑战,就是为了给客人们‘约法三章’!

有了你说的这些限制,那么,但凡来吃西瓜的客人就只能按照这上面,按照规矩办事了!

再有,为了让这规矩看上去更合理,你还去试了一次,说白了,你提出的在五秒钟之内吃完一片西瓜,看上去很简单,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完成!”

“不错,之后,只需要等到第一个参与者,那么因为好奇心使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把西瓜卖完为止。”

“可这样一来,没过几天,所有人都会发现这个游戏本身就有问题,参与者自然也就少了,那该怎么办呢?”

“我问你,‘借势换旗’的关键在哪个字?”

刘帘思索了片刻,瞬间眉开眼笑,“好你个家伙,你想让那个老爷爷学部队打游击啊!”

可话音刚落,她立马意识到这话说得有些不对,嘴里嘟囔道:“是哦,人家本来就是越战老兵,打游击可是解放军的看家本领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