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几件奇事(1/2)
这几年,刘璿经常来到将军府,经常跟姜蔓姝与其他小孩玩乐,众臣全都知道并且习以为常。
“刘璿与姜蔓姝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借口,蒋琬与费祎全都无话可说。
因为不管蒋斌还是费承,从来就没跟姜蔓姝说过话,更谈不上“两情相悦”了。
张遵也是一样。
作为姜维的徒弟,他在将军府住了很长时间,偶尔也会跟姜蔓姝玩乐,但他跟刘璿无话不谈,更明白《凤求凰》的意义。
所以,诸葛果刚刚提起张绍的纳采,他马上就表示出反对,算是主动退出了。
从这方面来说,还不至于得罪张绍。
只不过,这事让费祎很没面子。
他女儿已经走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和请期的流程,只剩下正式迎亲了。
姜维觉得,很有必要跟费祎亲自解释,所以一大早就备好礼物,准备去费祎的府上串串门。
哪知道,费祎竟然早来一步:送来一张请柬。
“大寿?”姜维满腹狐疑,“文伟兄,李夫人今年四十四岁吧?怎么突然想到做大寿了?”
“唉!”
费祎长叹口气,无奈说出“冲喜”二字。
原来,费祎的夫人李淯,去年冬季突然患病,然后再也没能下床。
其女费歆,在照顾母亲时,一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手臂,剥落好大一张皮。
正因为手臂的疤痕,费歆再也不肯如期出嫁。
这既是考虑到刘璿的太子身份,也是担心日后失宠,毕竟这种事情太多太多。
费祎理解女儿的心情,经过一个多月的慎重考虑,主动提出了退婚。
这种事情,不仅会影响费家声誉,更会影响皇室声誉,所以双方都没声张。
得知刘璿与费歆解除了婚约,姜维终于松了气。
只不过,李淯的冲喜大寿,姜维没法亲往贺喜了,只能让夫人们代为前往。
简短的交谈中,姜维还知道了更多事情。
昨日,张遵说“刘璿跟刘禅吵了好几架”,其实只说对了一半:那不是因费歆而起,而是刘璿喜欢姜蔓姝,不想迎娶蒋依。
蒋依,正是蒋琬的长女。
本来,刘璿的婚事,张星彩最先联系的就是蒋琬。
可惜那个时候,蒋依只有十一岁。
被蒋琬婉言谢绝,张星彩这才选择了费歆。
与费歆的婚事退掉之后,张星彩与王贵人仍然中意蒋依,可刘禅却中意姜蔓姝。
考虑到张星彩身体不太好,刘禅不想跟她争执太多,于是顺了她的意。
得知此事后,刘璿急得上蹿下跳。
并且当着张贵人、李贵人和一众侍婢的面,公然反对张星彩与王贵人的意见。
在刘禅的劝说之下,张星彩与王贵人也变得佛系了:军政大事和婚姻大事,全部扔给刘璿全权处理,还美其名曰是“锻炼”。
据费祎猜测,张星彩可能也有私心:她更希望姜蔓姝成为张家儿媳,于是鼓动张绍前来纳采,希望抢在刘璿的前面。
说来也是意外,这事竟然被张遵知道了,而且第一时间告知了刘璿。
问题是,这种事情需要父母出面——刘禅与张彩已经不在成都,刘璿只能等。
然而,刘璿不敢等太久。
因为,姜蔓姝已经成了汉国的香钵。
满朝文武,全都想通过她跟姜家结亲。
当然,刘璿也在庆幸:姜维的万贯家财与车骑将军,还有即将到手的大将军与公爵,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真正敢于上门纳采的人,屈指可数。
蒋琬派人纳采的消息,是他夫人无意间走漏的,最先被费祎知道。
费祎派人纳采的消息,应该是他的媒人董允走漏,第一时间告知了刘璿。
这下子,刘璿再不敢多等。
再也顾不上礼制,赶紧派孙玄前来纳采。
于是,就出现了“三个媒人同时上门”的奇事。
“若是输给蒋公琰,我肯定不服气。”说起这事,费祎既有郁闷也有期待,“伯约啊,静姝这孩子聪明伶俐,我一看就喜欢。
“依你之见,我是让费承再等十年,还是让费恭拜你为师,以便常来将军府?”
费祎这话,着实让姜维无语——姜静姝才五岁!
…………
没有因蔓姝的婚事得罪人,更没有因此造成众臣不睦,姜维大呼幸运。
婚事交给诸葛果打理,自然放心。
送走费祎之后,马上就跟魏延往永安而去。
临走之时,又收到两封飞鸽传书。
据第一封所言,魏国合肥守将张特,向诸葛恪送交了印绶与城中兵士名单,承诺三日后献城投降,希望吴军暂停攻城。
阅过此信,魏延激动得哈哈大笑——他跟姜维的赌局,基本赢定了。
魏延在乎的,并不是一百万铢的赌注,而是第一次在赌局中赢了姜维。
更重要的是,如果合肥由吴军占领,对汉国更加有利。
然而,姜维只是淡淡一笑:“吴军一日没有进城,就不算攻下合肥,你还没赢呢!”
姜维猛泼冷水,魏延依旧不以为然。
这个时代的攻城战,特别是守将指挥有方的情况下,攻城方必会损失惨重,合肥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