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不退反进(2/2)
但幕阜山一线的江岸地形狭窄,朱异又筑下石垒阻挡,江上还有战船随时支援,实际上很难打通这条道路。
反观朱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不是以石垒阻挡汉军,而是在江边扎下五座普通的木质营寨。
正如关索所说,既然难以攻破幕阜山石垒,那就调转方向,拿朱然开刀!
再怎么说,攻打木质的营寨,要比攻破石垒容易得多吧!
…………
“报……上将军:蜀军骑兵轻装而行,沿江岸而下,目标可能是朱然将军营寨!”
“轻装?沿江而下?”
汉军在退路被断、粮草不济的情况下,竟然不退反进?
陆逊顿时有点懵圈,目光转向诸葛瑾,“那莽夫,到底想干嘛?”
面对问话,诸葛瑾不由得紧张起来。
在事先的情报中,汉军粮草最多还能坚持七日。
如今突然增加三万多百姓,坚持三日都成问题。
这天寒地冻的,汉军在豫章郡搞不到粮草,难道去丹阳郡就能搞到?
不,汉军没理由去丹阳郡,特别是骑兵。
说起来,在江岸阻挡的朱然所部,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派他扎营阻挡,只是为了不授人以柄,也是为了建业的安全起见。
为了围死深入豫章郡的汉军,陆逊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幕阜山。
也就是说,如果朱然遭到袭击,陆逊很难迅速回援。
“虽然不太可能,我也想不出原因,但蜀军的目标,可能真的是朱然!”
刚刚说出自己的想法,诸葛瑾马上就连连摇头,“不,不可能!蜀军只派骑兵前往,应该难以攻破朱然营寨。”
“又是那莽夫,到底想干嘛?”陆逊仍然百思不解,“他凭什么攻破朱然营寨?既然无法攻破,又能从哪搞到粮食?
“当然,他可以绕过朱然的营寨去往丹阳,但这有什么意义?他能饿着肚子长驱直入杀往建业?”
陆逊确实有点头痛,实在想不出汉军的目的。
但为了万全起见,派出吕据引百余艘战船沿江而行,要求他紧跟在汉军身后,见机而行。
然而,长江下游的水流速度非常缓慢。
战船虽是顺水而下,仍被江边的汉军骑兵远远甩在身后。
一个时辰后,赶到朱然扎寨之处,吕据也在懵圈:数千名吴兵成群结队,沿着江岸往石城方向缓缓前行,到底几个意思?
这批吴兵,确定不是朱然的兵马?
稍稍靠近,吕据再吸一口凉气!
朱然的几座营寨,东、南、北三面完好无缺,西面寨栏为何翻倒在地?
正在营寨中横冲直撞的,难道不是汉军骑兵?
这些营寨,到底是他们攻破的,还是吴兵主动推倒的?
汉军不是喜欢抓俘虏吗,为何放任吴兵沿江离开而不追赶?
很快,战船接来几名跳江而逃的吴兵。
没等吕据发问,几人就战战兢兢七嘴八舌了:
“将军!蜀军骑兵扔来好大好大的铁钩,勾住寨栏之后,几匹战马合力一拉,寨栏就倒下一大片!”
“就是!蜀军速度太快了!咱们没放几轮箭雨,五座营寨就被迅速攻破,朱将军也身受重伤被蜀军擒获!”
“啊……啊切!蜀军说,俘虏只会浪费粮食,所以他们没要俘虏……啊切……早知这样,小的就不用跳江挨冻了……啊切……”
几人不停地诉苦,吕据只感觉天旋地转。
三千骑兵,攻破万人把守的营寨,竟然如此之快?
汉军骑兵如此强大,往后的仗还怎么打?
正在担心,一条斥候快船送来关索的信。
信中说,若想保住朱然与孙韶性命,就送十万斛军粮至彭泽南岸,并且撤去幕阜山之阻截兵马。
关索一再保证,只要粮草一到,只要朱异兵马一撤,汉军马上就全部退回江夏。
否则,不仅要把朱然与孙韶扔到江里喂鱼,还要直扑建业,把孙权也扔到江里喂鱼。
关索在信中的言词,气得吕据浑身哆嗦,却拿汉军毫无办法。
问题是,新迁的右将军孙韶被擒,车骑将军朱然也被擒,这不是小事!
更关键的是,从此处到石城、春穀与芜湖,一路上再无兵马阻截,建业门户大开!
汉军已经获得寨中粮草,只要他们愿意,马上就能长驱直入扑向建业!
短暂思索后,吕据只能口头上暂时答应,暂时稳住这路汉军,同时派人飞报陆逊。
“莽夫!不可理喻!”
陆逊的拳头,重重砸在案上,酒碗酒坛撒落一地。
“上将军!舍弃一点粮草就能换得蜀军撤回,咱还犹豫什么呢?”
诸葛瑾无力地劝说,陆逊仍在咬牙切齿,“十万斛粮草,如果真能换得蜀军撤兵,我眼睛都不会眨!
“但我多次说过:莽夫的心思,不可以常人度之!
“你真以为,蜀军得到粮草之后,真的会退回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