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个比一个胃口大(2/2)
而平民百姓的子孙后代,也不可能有读书习武的机会,只能整日劳作以图温饱。
所以,“举孝廉”堵死平民百姓“上升通道”的同时,造就了累世公卿的“门阀世家”。
也就是说,像张休、步协那样的将领,甚至每一个“寂寂无名”的将领,上战场只是来“镀金”的。
有没有战功,并不重要,他们要的是履历——他们的父辈,已经提前为其铺好了道路。
既然如此……
“张梁的父亲是谁?”
这么一问,魏延摇摇头,邓芝也摇了摇头。
稍加思索,姜维继续问道:“步协的父亲是骠骑将军,家里应该很有钱吧?”
这话一出,魏延和邓芝仍是摇头,脸上多了几分愕然。
姜维再一琢磨,目光转向魏延:“大哥,你的征西大将军,比起东吴的骠骑将军,是不是要低一点点?”
“伯约,你这话什么意思?”
魏延没有直接回答,姜维却猜了个大概。
魏延的官职比不上步骘,却一出手就送自己一座大宅,家里肯定有钱。
也就是说,步骘那家伙,应该比魏延还有钱。
“没事儿,我只是随便问问。”姜维呵呵一笑,扭扭脖子,“张梁那家伙,半买半送,就收全琮五千斛好了。
“至于步协那家伙,如果向全琮索要两万斛糙米,他会不会拒绝?”
“噗……”
“噗……”
…………
苦等三日,全琮终于派人传话,同意交易。
只不过,收到糙米的同时,需要魏延打一张收条。
姜维秒懂了全琮的诡计,一口答应下来。
不仅让魏延打了收条,自己和邓芝也署上大名——把邓芝一同拖下水,他就不会偷偷地向成都上表,更不会添盐加醋胡说八道。
长江南岸,收到三个人署名的“收条”,全琮气得脸色铁青。
“离间计”没成功也就罢了,想把收条送往成都玩个“反间计”,看来也不会成功。
“哼!这笔账,迟早让他加倍偿还!”
全琮小心地收好收条,环视帐中众将:“据可靠消息,蜀军援兵已至达永安,数量多达两万,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苦思许久,前将军朱桓,终于说话了:
“末将以为,那魏延之所以坚守不战,除了在等援兵,还因有姜维出谋划策。
“既然他只有五千兵马,而且粮草充足,我可围而不攻,转而兵进永安,以我水师之利阻止蜀军来援。”
“没错!朱将军所言甚是!”镇北将军孙韶向众将拱拱手,正色说道:“我只需一万水师监视秭归,那姜维再怎么狡诈,也搞不出什么名堂。
“但末将认为,我余下的一万五千兵马,不必兵进永安。
“我只需在巫县设防,就能有效阻止蜀军来援,不知,诸位以为……”
“嗯,不错。”全琮满意地点点头,“公礼之计,正合我意。
“屯兵巫县,既可阻止蜀军援兵通过,又能封堵秭归蜀军之退路,妙哉,妙哉!”
…………
当夜,哨探报来吴军的兵马调动,姜维激动得猛拍大腿。
“窝在城里那么久,身上都快长苔藓了!总算可以活动筋骨了!哈哈哈!”
听出了姜维的弦外之音,众将无不磨拳擦掌,就连柳充也凑了上来。
“伯约叔叔,我也要抓俘虏回成都卖,赶紧下令吧!”
“啪!”
柳隐随手一扬,一个巴掌拍在柳充头上,“没大没小的!军帐之中,要称将军!”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