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书后,韭菜大妈考上了大学 > 第64章 窖藏

第64章 窖藏(1/2)

目录

第64章窖藏

三月初,顾鸿远夫妇包了一辆大巴带着二十多个技术人员赶到,两个厂正式开建。

两人也带来两个让人悲伤的消息,王书雯的母亲和沈红莲大伯已于去年底相继去世,大伯临终前吩咐家人不要告知沈红莲和四丫。

沈红莲这才惊觉,她和四丫似乎正一步步远离生她养她的土地。

即便她穿书时就不再完全属于沈家,在外面发展,也是不想让那份亲情过分深重,以减轻将来离开时的苦痛,却有意无意忽视了人都会老去,到了一定年纪,生离死别会持续上演。

前世亲历不少亲人离世,对大伯的叮嘱,沈红莲既理解也无奈。这世上有太多的事不能左右,人生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啊。

另一个消息是李书诚和杨峰的父母年后已被召回省城,恢复工作。李书诚和杨峰也正在申请转业,这就预示着大丫和沈红菊也将离开。那样,自己父母身边就剩下二丫了。

最不愿意招婿的二丫结果却如同招了女婿,多么荒唐的人生,到哪说理去。

好在二丫除了花钱大手大脚,其他没啥缺点。只要给她足够的钱,肯定会对父母好,根本不需要操心,从这点上看,喜欢花钱其实算得上是个优点。

再一个消息是上一次倒卖木材,好像有人举报了,不知是哪个级别那个部门的人去新建的塑料厂核查,沈红书照沈红莲的吩咐说是和西县钢铁厂一起采购的,还有一千方没运过来。

木材的事早就让沈红宝统一了说法,又有黄庄那帮人兜着,牵扯了三个县好几家厂,除了家人和黄庄那群,没人了解底细,估计已经用掉大半,想查了猫腻很难,应该不会出事。

只是现在运动氛围升级,相当于黎明前的至暗时期,肯定不能再继续倒卖了。

至于钱财,作为第一桶金已经绰绰有余,再多会很难,也很危险。

做人嘛,野心不能太大,见好就收才是最大的智慧。

现在能做的就是蛰伏以待,安心养胎生子,以应付未来几年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天晚饭后,朱佳彩独自找沈红莲,小心又迟疑地提出请沈红莲帮个忙。

沈红莲将她看得不敢抬头,很不开心地问,你把这里的情况泄露出去了?

朱佳彩慌忙摇头,没有,真没有。是我表哥在那边受到排挤,情况不太好,我担心他会出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那群老家伙和三个知青收寄信件都用的是李书文家里的地址。李书文的表叔是大队书记,只要看到信件上有李书文转某某某的字样,就会送到厂里来。

刚到厂里时,沈红莲就吩咐过三个知青,决不能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任何人,甚至朱家姐妹的哥哥回家时,沈红莲都郑重叮嘱过好几次。

他们再不懂事,也应该明白其中的利害。

想到这里,沈红莲口气软了下来,是你亲表哥么?

朱佳彩摇头,不是真亲戚。他爸和我爸在同一个食品厂里,比较谈得来,他爸和我妈又是一个姓氏,稀里糊涂就称呼表亲了。

沈大妈当然理解,他爸心机挺深的,和你爸好,不就是想你这个人么。

朱佳彩羞涩地说,我爸知道的。

沈大妈笑笑,你爸妈和你都没有反对,说明这个假表哥还可以。他现在在哪?你是怎么知道他不好的?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这个时代几乎不允许有秘密,农村的信件大都会被当场公开,哪里都有把信抢过去念给大家听的。

稍有污点的人的信件,更是会受到审查,尤其是知青的,几乎都会有意无意地被公示。

展开朱佳彩递过来的信,饶是沈大妈见多识广,依然不自觉地哑然失笑。

开头都是统一格式,在英明领导下,借着各种运动的东风,从上到下的形势一片大好。

然后列举了公社大队到生产队到生产小组的各种好,怎么怎么互帮互学,怎么怎么友爱。并举例说自己在劳动中不小心摔伤了,各类人士怎么怎么关怀备至,怎么怎么细致入微的照顾。

最后是请朱佳彩放心,虽然饮食起居有一点点不太适应,但那是因为自己体质太弱,缺少锻炼。说自己一定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得到伟大胜利。

沈红莲故意逗朱佳彩,他这不是很好么?

朱佳彩抬起头,沈姐,你应该知道的。

沈红莲大笑,我当然知道。

看到寄信地址,沈红莲差点惊叫出声,居然是老家东县江心岛的地址。

去年在东县建塑料厂时,就听说过岛上有知青和下放干部在开发。

还听说有来自魔都的知青,因为想在魔都投资房产,沈红莲一度还产生过去拜访的冲动。

这就好办了,直接让沈红书沈红宝想办法接到塑料厂便是。

沈红莲故意考朱佳彩,你说说用什么理由去接?

朱佳彩想了想,要不,跟沈姐带我们一样,就说是看病。

说完又自己否决,不行。得是传染病才可以,可假装传染病也不容易,没有医生帮忙,也没法子让人相信。可要说是家里有事,很容易被查出来,那就是欺骗,错误就大了。

沈红莲拼命忍住笑,静静看着朱佳彩抓耳挠腮,一筹莫展。

想了十几分钟,也没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沈红莲也不难为他,接他出来,转到这里来很难。只能安排到江边公社的一个厂里做事,

朱佳彩眼睛一亮,不管在哪,能让生活改善点就行。

沈红莲笑问,我是个生意人,不做亏本买卖。你准备拿什么和我交换?

朱佳彩愣住,小声说,我把工资给你。

又赶紧否定,沈姐在我身上花的钱,三倍工资都不够还。要不,沈姐,你说啥都行。

沈红莲说,首先,你得听话。和你妹妹一样,保证五年后再考虑婚姻大事。

朱佳彩一口答应,还有呢。

沈红莲说,暂时我还没想到,以后再说。

这事看起来很难,但对沈大妈来说,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你没猜错,电话是打给钢铁厂的临时厂长狗伢的,让王连长带驻江特种部队把人抓出来就行,根本算不上是个事儿。

果然,隔天沈红书的电话就挂到厂里,一对青梅竹马直接通了话。

不用说,三个知青对沈红莲更加五体投地。

现在,李书文全家包括几个至亲早就从生产队脱产,住在综合厂沈红莲的院子里。

院子位于厂区东南角,共九亩,围栏和厂区一样,用的是水泥柱子和铁丝网片,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住宅和晒场占了五亩多,其余的都种了蔬菜。勤劳的李家人不仅自己吃,还将绝大部分卖给了厂里食堂,这种明目张胆的投机倒把居然没受到举报。

沈红莲年初就趁着建造两家厂的机会,着手建了一幢三层小楼。照几十年后的别墅设计,分三个单元六户人家,并都备有地下室,等着储藏名酒和老物件。

这里有山,厂区位于山边,相对比较干燥,混凝土材料比娘家那边方便多了,造楼不难,半地下室也不潮湿,适宜储藏。

到六月份,别墅主体已经结束,正按沈红莲的要求进行最先进最豪横的装修。

最烦的是老中医夫妇,因为不能出诊,成天种植蔬菜,鼓捣药材,弄得院子里满是药味。

沈红莲干脆在院落边角建了五大间库房,给两个老家伙带着林广志随意折腾。

四丫暑假和李超英夫妇开车回来,告诉沈红莲已经买了十一个院子,三个有地下室的,其中一个还很大。收购的瓷器陶罐等老物件藏在地下室,木器字画金属器皿等都藏在阁楼。还专门雇了老人看大门和日常清扫。

沈红莲很满意,将来起码几十个小目标啊。

可惜四丫只偷偷买了几千斤全国通用粮票,询问她打算买什么。

沈红莲淡淡说,买酒。

四丫诧异,你又不喝酒,买那么多酒干嘛?

沈红莲回,藏起来,留着儿子和女儿大了办喜事用。

四丫楞了两分钟,点头说,行,我去买。

开了几张县镇供销社的采购证明,按沈红莲的要求和李超英夫妇前往贵省,先找上次帮忙采购木材的同学,再一起去茅酒厂,不必在乎打点,争取将厂里存货清空。

现在才四五块一斤,将来起码万倍,不比老物件的利润小,这钱不赚怎么对得起自己啊。

等着数钱吧。

自从沈红莲生下双胞胎女儿,而且变漂亮后,很少有人再怀疑老中医的能力,更不再笑话沈红莲的誓言。

心想事成的沈疯子几乎打了所有人的脸。

以致很多求医问药或想拜师学艺的,都被沈红莲拒绝,说自己生双胞胎完全是巧合,就算有药物辅助,也只能生女儿。别说吃药,就是闻到那种药味,无论男女都生不了儿子了,弄不好连女儿都生不出来。

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当下,这说法立即让所有年轻男女望而却步,平时都不敢走近院落,生怕就此断子绝孙。

嗯。这招防贼也不错。

过了二十天,四丫便回来了,打点加购买,接近双倍价,几乎将茅酒厂的储存清空,大到二十斤的坛子,小到一斤的瓶装,也只买了四千多斤,专门用木箱装好托运到附近火车站,再用厂里的卡车拉了回来。

这个时候没有假冒伪劣产品,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酒啊。

沈红莲知道这应该是前几年包干包收的存量,接下来几年因为运动等原因,产量会更少,只在内部消化,几乎不对外供应,等到开放后才能再购买。

就这已经很好了,将来起码四个小目标啊。

嗯。都存起来。

事实上,说货真价实也不尽然,毕竟现在的粮食只有一两毛一斤,白酒的人工材料成本最多两斤半粮食,也就是五六毛钱一斤,各级供销社里其他白酒也只有六七毛。

要不是两年前美帝总统访华,让茅酒名声大噪,肯定不会这么贵,比其他白酒贵了接近十倍,普通民众怎么喝得起。

由此可见,即便是公认的公平公正人人平等时期,各种等级依然存在,并未有半点改变。

这不叫资本主义叫什么?难怪近几年会被压缩生产。

县供销社的茅酒五块多一斤,花八块多买回来,留着给刚会走路的儿女办喜事用,这是八级疯魔才干的出来的事。

别说是外人,连四丫都难以理解。

房子地皮和古玩字画等老物件是不可再生之物,以后多少能涨点价,不会亏本。可酒这东西天天都在酿造,多陈几年价格也相差无几,花这么大的代价实在得不偿失。

私下里,四丫终究忍不住提出了质疑,三姐你是不是真的能预知将来的事?

沈红莲坦率地承认,这个秘密可以告诉你了,我真的是借尸还魂过来的,往后几十年间,一些大事还记得。

四丫意料之中,并没有过分惊奇,那我们的命运你知道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