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打回老家(2/2)
四天后,第二批调查组和县镇陪同人员进驻厂里。
沈红莲故意以孩子为由尽量不配合以拖延时间。
这时,沈红莲剽窃的神曲歌舞获得特等奖,县里决定推荐到省宣传部,自然被沈红莲拒绝,理由是作者不允许扩散,如要公开演出,必须付给作者巨额的创作费。
毫不意外又被扣上了搞资本主义的帽子,可这次沈红莲态度强硬异常,就算被批斗坐牢枪毙,也不允许使用。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稿费版权,一切艺术共享公用,政府根本不需要理会沈红莲的意见,可明面上,县宣传部还是和沈红莲假意商讨,沈红莲却一次都没松口。
有说客好心地提醒,一首歌而已,可以再编嘛。省调查组还没离开,你为文艺事业作贡献,对你的审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沈红莲斩钉截铁,别说身外之物,就算陪上我这条命,也在所不惜。人无信不立,作者不同意,我就不能私自允许使用。
说客笑道,作者是你自己吧。政府还就用了,你能怎么的?
沈红莲道,有种就用呗,迟早我会讨回公道的。
你想怎么讨公道?
沈红莲摇头,这我还没想好,总归有法子的。
事实上,从剽窃的那一刻起,沈红莲就清楚无法左右了。可即便她对原作者并不认同,却也觉得偷盗可耻,表明态度,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调查组当然获知了沈红莲的歌舞节目,还特地跑去镇上让宣传办演了一遍,自然大加赞赏,并立即打电话向省里汇报。
省里又派了宣传部的人下来鉴定审核。
沈红莲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所作,说是无意间在火车上捡到的词谱,稍微修改了下。态度很明确:宣传推广可以,挂我的名可不行。不过,如果推广出去,说不定原作者会自己出来声明认领。
明知道沈红莲刻意隐瞒不想说,宣传部的人也没法子。何况重要的是作品,公有制下,文艺共享,没产权利益规定,作者主动放弃名利更好。
为保险起见,宣传部的人还是让沈红莲签署一个作者无从查考的证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事也让调查组对沈红莲肃然起敬,认为她淡薄名利,无愧省先进生产者称号,对两个厂和农场的成本核算也宽松了许多。
这个时期的人真正做到一心为公,调查组过年都没回去,县镇领导只好陪着一起工作。
在外人眼里,沈红莲这个年过得艰难又憋屈,不仅工厂和农场八成会被充公,自己都可能被抓去坐牢。
没在沈红莲手里得到好处的,和吃过亏的又开始作妖,鼓动三五个红小兵呼口号,打倒资本主义,打倒沈三丫,必须将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沈三丫批深批臭。
这次沈红莲没让四丫和李超英故伎重演,不允许追讨捐物和花钱让更多的红小兵针锋相对。
别有用心的更加放肆,口号队伍越发壮大,人们有理由相信,沈三丫这次彻底玩完了。
欣慰的是,厂里和农场绝大部分职工都来慰问,各种埋怨不甘,甚至有人提议要联合起来去省里诉求,被李家人及时制止,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
大年初一,查实了调查组去了镇上招待所没来上班,在李超英鼓动下,院子里支起麦克风,各种发疯。
出了月子的沈红莲没一点颓废之色,带着一大群老小又唱又跳。
职工亲友成群结队带着礼物过来拜年,李家人不仅回了礼物,还给每个孩子包了两块压岁钱。
很快有人来报告说调查组已经到了厂里,沈红莲一点都不在乎,玩我们的,随他们去。
带头连唱了三首歌,唱得玩音乐的夫妇惊叹连连,三丫头竟然创作了这么多好歌,真好听啊。
四丫小鼻子一抽,这算什么呀,三姐连唱三天都不带重复的。你们可不能学,都是她朋友没公开过的,不能传播。
李超英上前抢过话筒,嫂子先歇歇,看我的。
四丫也兴奋了,和李超英争着显摆,又唱又蹦。
然后所有人都受到感染,一齐在厂子里胡唱乱舞,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闹腾到午后,配合调查的镇长和工业办主任过来慰问,说他们唱的歌很好听,受到省调查组的一致称赞,问沈红莲想不想去省宣传部。
四丫一脸的不屑,我们省的宣传部邀请了不知多少次了,三姐想去还会等到现在。
李超英疑惑,什么脑子。省宣传部的才走了一个星期,这么快就忘了么。
四丫说,不是忘了。是故意拿这话来和我们打个招呼呢,免得被我们骂偷听。
李超英大笑,打人不打脸,干嘛要说出来呢。看,大镇长脸都红了。
四丫故作天真,真话也不能说么?
李超英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在一贯弄虚作假的面前,真不能说真话。说真话就是犯忌。
气得工业办主任和镇长操起扫把,将两人赶得乱跑,边对过来打招呼的李父笑骂,两个好姑娘太无法无天了,老李也不管管。
李父边递烟边大笑,镇长主任就别抬举我了行不,除了三丫头,谁管得动啊。
镇长表示理解,老李家祖坟怎么葬的,运气也太好了。
李父苦笑,好个屁啊,不被牵连就不错了。
工业办主任叹息着小声说,厂子和农场充公是肯定的了,不过,我们会尽量多给你们争取些补贴。没有你儿媳妇,哪来这么多人的工作,镇上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镇长及时制止,行了。都不是傻子,有些话不需要多说。
经过无数次协商,到元宵节才公示了处理方案,以前的所有合约作废,工厂和农场交给政府管理。沈红莲投资的五十八万加上没有上账的人工材料共计七十二万,外带沈红莲和未领取工资的各种无偿付出,由县委分三年陆续归还八十五万整。
在厂区西南的院子和周边土地共九亩,属于沈红莲的私有财产,享有五十年的使用权。
那辆小车是沈红莲出钱购买的,产权毫无争议。
受沈红莲的指令,李书文拒绝担任场长,继续做镇农技员。
公公也不再担任厂长,做了家具车间主任。
沈红莲不仅自己不求上进,还阻止家人当官,让人不敢苟同,但也表示理解。
洗钱成功,沈红莲的最终目的已经达到。
明面上,沈红莲之所以妥协,将自己辛苦建造的企业拱手相让,是因为要保全那几个坏分子,这就让人难以接受。无亲无故的,还可能因此受到牵连,实在得不偿失。
好在都清楚沈疯子不是常人,怎么做都不足为怪。
这里的事已经交付,为了几个老家伙的安全,沈红莲决定打回老家去。
特地租了辆大巴,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入驻邻县塑料厂。
那辆小车则留给了哥嫂,给人造成一去不回的假象,惹得李家人到处诉苦,惹得镇上人怨气冲天。尤其那些受过沈红莲捐助的,无不大骂政府强抢民财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甚至联名写信控告。
嗯。沈疯子就算不在江湖,江湖依旧传说不减。
回到西县当天,县委主要领导一起来慰问,打听沈红莲有什么需求,有人提议专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沈红莲归来。
一长溜的彩虹屁,弄得沈红莲又好气又好笑,声明自己彻底丧失了斗志,专心致志生儿育女,近几年都不打算再搞事。
老为别人做嫁衣,已经心灰意冷。
干部们又鼓动沈红莲挂名政府机构,参与出谋划策,一如既往被拒绝。
有人直接提出想建造水泥厂和轧钢厂,征求沈红莲的意见。沈红莲认为这里一马平川,资源匮乏,没有火车道和宽阔河道,原材料运输是个大问题,生产成本很大,最好搞精工制作企业。
照文友小说里描述,这几年因为狠抓生产,国家粮食储备充足,人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提高。可各地为了搞政绩,各种不合当地发展境况的工业盲目上马,导致虎头蛇尾损失惨重。比如有个小镇,居然搞汽车制造,大干五年只造出来一辆车,试行第一天就报废了。
既然问到沈红莲头上,就不能不提出中肯建议。
干部们征询具体搞什么才有前途,沈红莲笑笑,现有基础上优化改善就行,真要搞,不如扩大种植养殖之类的农副产品,先解决人民的温饱为上策。
如果如文友所言,明年开始又会大搞各种运动,包干包收的方针会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承包企业会被冲击,产量大减。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什么宁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商君的驭民五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是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