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真穿书了?(2/2)
阮父阮母已经去上班了,在桌子上给她留了包子和牛奶。
阮以念将桌上的一个肉包子吃掉之后,就吃不下了。
那肉包子真的太大了,几乎有阮以念两个拳头那么大!
原主的家人都很爱她,而且原主的家庭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顶顶好的了!
阮父阮强国年轻的参加过战争,当时是个团长,后来战争结束,他也因为旧伤退伍。目前在炼钢厂担任厂长一职。
而阮母张爱珍是文工团的老领导了,负责重大活动的节目安排。
两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补贴金,也有差不多五百块钱。
阮以念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她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龙凤胎的弟弟。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她被家里人放在手心里娇养着长大
今年刚毕业,张爱珍本想将人弄进她文工团里,在自己手底下,也好有个照看。结果还没操作一番,知青办的人就找上了门,说每家符合下乡条件的知识分子都要有一个参加上山下乡活动。
阮以念留洋回来,而且年龄适中必须下乡。不能因为阮家的身份高就搞特殊对待,不能学资本主义那一套。要是不下乡就得去举报他们一家子不服从主席指挥!
一大家子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们都放在手心尖尖上宠着的小姑娘,别说下乡干活了,就是在家里那是连地都没扫过啊!
这不是送人去找死吗?
于是这几天,阮家人各种找门路只希望能够将阮以念留下来。可惜却一直没有准信。
阮以念屐着拖鞋走到梳妆台前,拿起小巧的盒子,上面写着“上海女人”四个字,她拧开盖子,挖了一点点放在手心里融化搓热才擦在脸上。
她用两个皮套将头发挽成一个蓬松丸子,拖出原主之前出国留洋时候的皮箱子,她已经知道了父母亲人们最终忙活的结局了。
第二章:她的金手指!
这个时代,像原主这样的知识分子被国家统一实施部署上山下乡,为了减少城市人口总数,推动乡村发展。而且青年人更容易摒弃旧思想,融入新环境,给农村带了青春活力做出贡献。
这个下乡,她恐怕是去定了。
只可惜了她那刚开业打算走惠民路线的餐厅了……
阮以念想着她那家刚准备好开业的餐厅就忍不住可惜,她可是第一次在一件事上付出这么多心血啊!更何况她那套世界顶级刀具还在里面呢!
要是还能进餐厅……就好了
刚想着,下一秒阮以念她就正站在那家餐厅当中!
阮以念反应过来,立马跑到后厨。果然在案板上发现了一个木箱子,里面正是她那一套刀具!
难道这就是自己的金手指?!
据每天晨跑时,听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说他们那个年代可是吃不饱饭!饿急了就是树根也吃的!
抱着侥幸心理,阮以念的手放在了双开门冰箱门上,打开冰箱,里面是满满当当的食材!
阮以念激动地又将其他冰箱冰柜打开,毫不意外,里面都是她之前采买的东西。
阮家不缺钱,阮父阮母不会在钱上亏待她,下乡最重要的还是吃饱饭,有了她的餐厅,就相当于有了保障,下乡也变得不那么艰难了。
阮以念默默在心里说着出餐厅,下一秒就又回到了床上坐着。
为了保险一些,阮以念她特地多试了几次,才确定下来。喊空间是没用的,必须得是“进餐厅”、“出餐厅”;拿走的食材会自动补充,也不会过期的说法……
摸清情况的阮以念放下心,她走到床边看着外面街上的人骑着简单的自行车,垂着眼眸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