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笔间有光 > 第170章 蜻蜓点水

第170章 蜻蜓点水(1/2)

目录

别看是给稿费,对于韩鲲鹏、肖宁他们这一批同时入职报社的人给的并不多,他们的任务量与老记者一样,实习期内的稿费标准却是老记者的一半。

每个月干的任务特别多的时候,能拿到一千多元钱的稿费,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三五百元。

在给这篇稿件打分时,主任给这篇暗访稿件评了个4A分值。

5A就是采编部稿件的最高标准,评为A稿的稿费是五十元钱一篇,通常情况下,记者稿件基本上都能拿到个A稿,一年下来,能有个别记者能拿到5A评分的稿件,4A评分的稿件也是为数不多。

肖宁就这么一篇稿件,一下子拿到了4A级评分,也在部门引起强烈的反响。

“主任,这个稿子干嘛给这么高的评分,让我们这些老记者怎么干?”

部门里当即就有人提出质疑。

“对啊,主任,你说这稿子好在哪?就给这么高的稿费?”

“你们先别嚷嚷哈。我先说下理由,他前前后后算命可能就往里面搭了150元钱,这还不包括每次往返九三路的路费,这么算来这篇稿件就相当于是个A级评分。还有他的稿费在完成报社规定任务之后,才能拿到一半的稿费。也就是说这篇稿子,扣除采访成本,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他可能才能拿到25元钱。你们说和他一个实习记者计较什么?”

这只是刘主任安抚大家的第一个举措,报社里面的老记者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主任,那谁的采访没有采访成本?我倒是建议不妨将采访成本额外计算,放到稿酬里面,这好像有点不太合理。”

老记还是提出非常中肯的建议。

“这个事是社长层面考虑的问题,我会向上反馈。”

“刘主任,反正你们这么个做法,我是不能接受,我之前写的那个深度稿子,用了三天时间,你们在评分时才给个2A级,你给年轻人评级的标准这么高,那我们怎么办呢?你怎么也得一视同仁吧。”

一位老记者被气得嘴唇上下都在哆嗦。

“老哥,你先别那么激动。这事都是社长让我这么去做的,你有什么想法,我都会跟领导反馈,希望你还是能够多些理解。”

“我理解你,那谁理解我啊?要是以后年轻人能干,你干脆就安排年轻人干吧。”

部门里面的情绪都在顷刻之间爆发出来,之前还有些记者都在办公区域无动于衷,此时也都在私下里窃窃私语。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我该说的都说得比较清楚,大家要是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找社长直接进行反馈。”

刘主任与大家的交流,韩鲲鹏听得是一清二楚。

他也不由得心生感慨,部门里的老同志真是难以对付。

去采访九三路算命摊位的车上,肖宁坐在中巴车的最后一排。

在他前面一排双人座位上,坐着两个身着一样制服的工作人员。

这一路上,两个人的交流根本就没有停止过。

起初,肖宁无心关注他们之间的交流,随着他们交流的不断深入,肖宁也对他们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哥,你说这都是几十年的老问题,怎么才想起来整治。”

“你没看今天报纸,说是市领导看了报纸作了批示,发起了这次活动。”

“有什么用,都是蜻蜓点水,就这样的活动发起多少次了,哪有一次推动了,不还是涛声依旧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