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抄荆王家,襄王不战而逃(2/2)
“当然!银子这些死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朱翊铭毫不犹豫道:“叛军一旦破城,本王全府都要死!拿着银子有何用?”
“不如拿出来捐给官兵,抵抗叛军!”
“好好好!王爷如此深明大义,本官必定上报朝廷,给王爷表功!!”孙知府大喜道。
襄王面带笑容,心里冷笑,不用表功,本王要不了多久,就离开大明了!
是的,朱翊铭已决定带全家悄悄离开大明,前往缅甸,隐姓埋名。
为了以防万一,必须要稳住襄阳知府。
百万银子砸下去,孙知府必然会大肆练兵,就没时间关注襄阳府,到时候就是逃出去的机会!
当晚,孙知府派人从襄王府搬走百万银子,大喜之下,先贪污三十万两,再用银子练兵。
三天后,得知襄王全府消失,人都傻了!
南京,皇宫,御前会议。
军机大臣宋五出列汇报道:“启禀陛下!王将军已打下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以这个速度,最多一个月就可占领湖广全境!”
“善!”李宏毅点头笑道:“不错!告诉王兴国,打下湖广之后,不能妄动,以防守和稳固为主!”
“除了分田分地,那些藩王该杀的杀,不要客气!”
宋五领旨,李宏毅问道:“南宁府钱粮武器储存多少了?”
事关讨伐安南大业,李宏毅不敢大意,非常重视。
“回陛下!经过一个月不断输送,南宁物资足以支撑三万大军一年征战!”宋五详细回道。
“还是太少了!”李宏毅摇头道:“若要征服安南和缅甸,至少要十万大军,安南缅甸与大明不同,这些地方百姓极为桀骜不驯。”
“明初成祖年间,就曾派兵攻打过安南,初期自然顺利,但到了中后期,不时就有安南百姓造反,或刺杀明军将领,或下毒、或偷袭明军士兵。”
“虽然明朝灭掉了胡朝,设立交趾布政司,但后面因距离太远,安南百姓时常暴动,不得不放弃安南!”
“这是大明的遗憾!”
“大乾不能犯这种错误!”李宏毅继续说道:“若要彻底占领安南,不仅需要杀!还要大军震慑,唯有这样,才有机会把安南纳入大乾土地。”
“陛下!明初安南不服王化,全是地方乡绅捣乱,何不奉行大明政策,只杀官绅,不屠百姓?”户部尚书孙钫上前说道:“臣以为安南百姓日子疾苦,只要知道大乾政策,享受到好处,必能成为顺民!”
“非也!”军机大臣林涛反驳道:“末将不赞同户部尚书之言!大明当初难道没给安南百姓优待吗?给了!”
“可安南百姓是怎么做的呢?孙尚书去翻翻史书就知道了!若把大明未能收服安南,全部过错推到当地乡绅上,这是极不公平的!”
听到这话,百官脸色怪异,啥时候军方会为安南乡绅地主说好话了?
准没好事!
果然,林涛话语一转,杀气腾腾道:“既然安南上下不听话,末将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攻破一城,屠一城!”
“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只要把安南百姓杀怕,杀绝种,不怕安南不就犯!不臣服!”
“荒唐!”
这种残暴之言,内阁次辅吴孟海听不下去了,出列呵斥道:“如此残暴之话,怎能堂而皇之说出口?我们是朝廷,是天兵,不是匪徒!”
“若是安南百姓被杀光,哪怕打下安南有啥用?”
“陛下!万万不能大行杀戮啊!”
“呵!吴阁老迂腐之言!”宋五冷笑道:“知道的你是大乾阁老,不知道恐怕以为你是安南阁老呢!”
“处处为安南考虑,你站在大乾朝廷干嘛?辞官啊!去做你的安南阁老吧!”
“至于打下安南有啥用?本将可以告诉你,安南土地就是最大作用!”宋五信誓旦旦道:“只要占领安南土地,就是大乾最大收获,大不了迁移百万百姓过去,彻底将安南纳入统治!”
教育部尚书杨兴儒嘴唇微动,军方的话太毁三观,让他很是愤怒,想要反驳,见到李宏毅满脸笑容,却不敢出列。
见皇帝这模样,明显对军方提议很感兴趣,最终决定还是不掺和。
杨兴儒虽然是教育部尚书,但却没有实权,真正管的还是儒道那一摊事。
再加上杨兴儒还兼着儒道祭酒官职,
次辅吴孟海气得脸色铁青,军方实在欺人太甚,啥叫安南阁老?
这话太诛心了!
本官乃名正言顺,根正苗红的大乾人!
不过这样一来,内次辅吴孟海确实不敢再来说,生怕引来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