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求生记 > 第九十四章 炼铁厂的炮

第九十四章 炼铁厂的炮(1/2)

目录

章子俊封爵后,五军都督府加“平安伯”为都督同知职,重新接手炼铁工坊,让章子俊营造大炮,原先营造火器的宝源局从火器制造这块剥离出来,加入进炼铁厂,宝源局原是朱元璋起兵后在元至正二十一年(1661年)建立于应天府(今南京)的一所冶铸钱币的机构,洪武初年开兼制火器,永乐时又兼制农具,而现在还兼造克敌弩等冷兵器。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政府设置了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这样,就有了制造火器和管理其它兵器的专门机构。此后,明政府又设置了兵仗局,也是制造火器和其它兵器的专门机构。除军器局和兵仗局外,当时的鞍轡局也兼做火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军器局(此时鞍善局已合并于军器局)随之北迁,但兵仗局仍旧设在南京。

按原本的历史走向到弘治年间,明政府建立盔甲厂和王恭厂,隶属于军器局,王恭厂是主要制造火器的大型军工厂,目前在抚宁候朱永佩、右副都御史王越、左副都御史王锐、兵部尚书白圭等上言,设立炼铁厂为军器局,那个“平安伯”不是说他能造炮、改良火枪吗?就让“平安伯”去做,划归这个军器局为五军都督府属内机构,章子俊不允,回道:“炼铁厂改成军器局可以,新立的军器局上级只属于新成立科技部,另立衙门编制,跟六部平级,成为大明第七部。”

接下去章子俊又详细列出了“科技部”属下的机构,分别是接收永乐年间的“宝船局”,新成立的军器局,新成立农业科研所,新成立科学研究院。

原宝船局下设船舶学院。军器局下设火器制造工厂,炼钢工厂,火器研究实验所。农业科研所下设“高产粮”推广种植部,农业增产实验所,农机农具制造厂。科学研究院下设大明科技大学,培养各方面的人材。

这样一份超百年的计划书,朝廷肯定不会采用,开玩笑,这是要改变朝廷机构,直接架空现有统治阶层,另立一套的嫌疑,可章子俊大有不答应决不应职之决心。

目前火大炮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军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将军”一词常作为具有较大威力火炮的封号)等十余种。

可这些火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笨重”,在章子俊眼里就是粗笨不堪,还打不远,也不注重炮架,往往只是固定在一处,没有机动性,调整发射角度,在炮身下垫木头。

铸炮材料最早用的是铜,青铜或者黄铜,后然有了铁炮,虽然是铸铁炮,但问题很多,最大问题出在模具上,泥范就是泥土做模具,这种方法有个很大弊端,泥巴含水分,高温蒸发后会形成水蒸气,这就导致炮膛里面坑坑洼洼,参差不平,容易炸膛也影响精度。

章子俊在营建炼铁厂时,早就考虑到了这些弊端,所以建了几坐大水堆用作动力,供“土机床”使用。

章子俊也明白朝廷只要看到成品后,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对比,没有实物,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什么用,凡事讲究眼见为实,古人更是如此。

就先用小炉坩锅炼熟铁法,把一些生铁熔炼后反复敲打,成精铁,又反复碎火提高铁的硬度韧度,最后变成一种钢,加热后敲成板材,最后板材卷管,再加热炽红后套在圆柱铁棍上收成无缝管,接着打造第二个卷管,比之第一根要大一圈,利用热涨冷缩原理收紧锻打,这样共套三层后,最后在一头又套了一层,这一层等于是四层,底部加后密封,可作发射药室,这个炮管口径不大,也就六公分,管厚五公分,加起来的炮管外径十五公分多一点,管长一米,当然这些度量全是明朝的尺、分计算。

最后把这么一个铁家伙,固定在一架木制“机床”上,利用水碓动力带动转轮,再用工匠精打成的钢作为“刀”,用作工具钢,只要硬度比炮管硬,韧性就不要管了,硬度提高,钢材就会很脆,正好作为工具钢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