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重振商贸的宏图(1/2)
冯铨和周延儒的基友关系,知晓的人少之又少。
魏忠贤原本是想着借这层关系,若是周延儒真的选了东林党的阵营,就让冯铨策反他,做个传声筒。
可现实给了魏忠贤无情的一巴掌,按照史书记载的话,冯铨有没有策反周延儒尚不知晓,但冯铨肯定是帮着周延儒救过不少东林党的人。
同样都是传声筒,差别可不是一点点。
远在大凌河城的沈炼,收到了高崇写的信,得知了魏广微和魏忠贤之间的对话。
完全没料到魏忠贤会出这么个馊主意,还想让冯铨策反周延儒。
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周延儒是谁,那可是崇祯最信赖的人!
在崇祯上位前,周延儒浓墨重彩的痕迹只有两个,其一就是好基友冯铨;其二就是和辽军中往来的周文郁。
等崇祯上位后,这个周延儒虽然与阉党大佬冯铨关系不清不楚,但由于在九千岁呼风唤雨期间救护了不少东林人,周延儒并没有被过多波及,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
用沈炼的话来说,这个周延儒就是个大尾巴狼,躲在暗处韬光养晦,让好基友冯铨在明面上影响政局,家奴周文郁则在战场立威,一箭双雕确实聪明。
难怪后续入了内
阁呢。
“你看什么呢,那么入神?”
陈乐瑶将整理好的那些徽、晋、豫商的书信放在沈炼的面前。
陈圆圆紧随其后,把账簿也描画的商路地图一并摊开。
“还能看什么,高崇给我的密信,而且我还拖熊延弼给我引荐了宁愿海口副总兵周文郁,也算是为日后渡口商贸做铺垫了。”沈炼将书信递给她们姐妹。
陈乐瑶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有些话还理解不了,全靠着陈圆圆给她解释。
沈炼则是查看那些商贾们的书信,开始套入现代的经商模式。
他设计的方案中,第一环就是发明创造。
除了火药工坊之外,俞镇试验田CBD的打造也拉开了序幕。
除了农耕之外,那些抗旱耐旱的蔬菜,土豆、萝卜、大白菜之类,还打算发展棉纺业。
这就要提到东北棉纺业的先驱,奉天纺纱厂了。
沈炼就是要将‘土布’产业链建在俞镇。
农民手工织就的粗布,就是“家机布”和“土布”。
这种布的生产程序,比较简单,就是我们说的弹棉花。
先用轧花机轧去棉籽,用弹弓将棉絮弹开,在用纺车抽线纺纱,用手工织布机一根一根的经纬线织成布,最后煮染上色。
陈圆圆看到
沈炼画的简易纺车好奇的说道:“你还会画这个呢,难道要让俞镇的百姓手工生产粗布?”
“没错,现在后金女真和大明朝断了贸易往来,吃穿用有一大半都靠我们,再加上和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通商,建个纺纱厂货贸往来岂不方便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