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明皇太孙 > 第409章 朱元璋的担忧

第409章 朱元璋的担忧(2/2)

目录

给了他们太大的权利,到头来只会成为大明的威胁。这不是什么好事啊。

况且咱心中也有一个忧虑,若是将这么多的子孙全部封王,全部派到地方去做王爷,让他们享受那样高规格的待遇。

可是子子孙孙的传下去,会有多少个王爷出现?这个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朱允熥微微一笑说:

“皇爷爷意识到了,这些藩王的威胁,倒也是好事。今日既然皇爷爷,也说出来了,那么咱们不妨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看能否想出应对之策。”

朱元璋点头说:

“咱就是这个意思,首先第一点,这藩王权力过大,究竟是会帮助皇帝镇守江山,还是会成为争夺权力的威胁。你怎么看?”

朱允熥缓缓站起身,不紧不慢的说道:

“所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这心里想法,自然也是不同的。有的则是,非常安稳的想要在一方之地镇守江山,替大明,替大明皇帝忠心做事。

可有的则充满野心,想要一步迈出荣登,那至尊之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绝不只是存在于咱们朱家。

历朝历代各家帝王,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咱们要做的,确实是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朱元璋立马询问:

“那太孙,可有方法?若是不给予这些子孙后代一定的权利,让他们帮忙镇守各地,而是用外人的话,同样咱也不放心啊?”

这倒也确实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自家人,总比外人信得过。

就自家人,尚且有造反的想法,那么外人难道就没有吗?

说不定会更多。

而自家人好歹也会考虑一下亲情的关系,或许不会那么绝对的想着要造反。

可若是外人就不一定了,外人不会念及亲情。一旦拥有了更强的权力,就一定会想着造反这种事情。,

毕竟历朝历代,地方上有权有势的官员将军。造反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啊。

正因为有了这种情况,朱元璋对外人才越发的防范。

而且朱元璋,对自己家人,也是非常的重视和在意。

因此,他才将地方上的权力,几乎全部都交到了自家子孙的手上。

比如太原这个地方,太原府一府之地就是晋王朱棡的权力最大。

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也受到番王的节制。

不仅仅是在政治方面藩王权力大于布政使,就是地方的军事,也是藩王更大。

一如之前,北边的燕王朱棣就掌握着十万大军。

美名其曰,是镇守边关,抵御塞外之敌。

可是这些兵权,却实打实的被朱棣所掌握着。

同样,晋王朱棡,秦王朱爽,他们手上也拥有着兵权。

而且基本都是十万人。

地方的布政使,没有他们的政治权力高。而地方的司法长官提刑按察使,也没有藩王的司法权力大。

同样地方的都指挥使,在军事方面的权利一样没有藩王的权力大。

一地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他们几乎是一个地方,政治、司法、军事权力最高的。

可是这三个人,全部都要受到地方藩王的节制,也就是说他们头顶上还有一个地方藩王压着。

这就可以看得出来,藩王在地方的权力有多么的大。

几乎,就相当于是一个地方的主宰。

正因为这样的权力太大了,所以这些王爷才会动辄伸出想要造反的心思。

造反的心思谁都可能会有,但是如果在有了造反的心思之后,同样还具备造反的能力,那可就太危险了。

所以朱元璋的意思是,想要和朱允熥商量一下,看看能否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毕竟在他看来,你可以拥有造反的想法,但绝不能拥有造反的实力。

同样拥有了造反的实力,就很容易拥有造反的想法。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明的这些藩王,全部都拥有着一定的实力。

这就很容易,让他们拥有造反的想法。

一如之前的晋王朱棡,和最开始的燕王朱棣。

包括秦王朱爽,在之前的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啊,他们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这一次朱棡的事情,也彻底让朱元璋看清了现实,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让子孙后代,拥有着莫大权力镇守大明江山的想法,其实是有瑕疵和漏洞的。

所以才会找朱允熥来商议。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说:

“么现在皇爷爷的意思是,想要直接避免掉这些藩王以后对大明江山产生的威胁,是吗?”

听到朱允熥的问话,朱元璋沉默片刻,最终叹了一口气说:

“不错,但这个问题似乎也很难。毕竟这个权利,总归要给到一些人手上。如果不给到大明的子孙手上,就将给到那些外人手上。

他们到头来也可能会造反,这又何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