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入仕(2/2)
首先本就打算舞弊之人,事先将想要替换试卷的对象告知编排官官,在考卷上记名时,写上的就是那人的名字,然后编排官将两人的编号调换。
待编排官将试卷编号完成,糊名时,再将要替换那人的姓名籍贯用特制的药水消去,写上舞弊之人的姓名
籍贯,然后再糊名。
此时往后,两人的试卷完全调换,自然成绩也就被调换了,若非舞弊之人为了能顺利上榜,挑选的对象水平过高,落榜之后不服气,敲了登闻鼓,就当真要被他们骗了过去。
还有其它被调换试卷的考生,事后查出,原来有人花钱想上榜,就会有人花钱想让某人落榜,所以才有了那几个平庸却莫名上了榜的、被抓进牢里喊冤的考生。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是封弥官在其中作祟,省试的整个过程,都应当有内官在旁监督,又如何调换试卷?
再说那用于消除旁人墨痕的药水,省试在礼部贡院中举行,入场考官也都需要搜身,帮助舞弊之人,究竟是如何把东西带进贡院的?
为了能少受一些折磨,犯人当即便把一同收受贿赂,帮忙舞弊的同伙买了个干净,牵连出一长串名单来,还知晓了他们并非第一次如此行事了。
受贿的名单五花八门,上至礼部尚书,下至巡考小兵,竟是不拘什么人才,也算是让人开了眼。
犯人供出礼部尚书的当天,礼部尚书就在自己的书房悬梁自尽了,当天夜里,犯人也服毒自杀,而毒药从何而来,至今尚未可
知。
陈珉说到这里的时候,特意顿了一顿,看向自己曾经很是得意的弟子之一,却只看见刘进益沉思的眼神,无奈道:
“当年你考中入仕,我原以为你能过得通透清醒一些,却没想到,你依旧同少年时一般死脑筋,做谏官是性子过于刚正便罢了,若非此事曲折周转,圣上又贤明圣德,三司在利益纠葛之中,最终让你做了替罪羔羊也未可知,你倒好,一点也不后怕。”
刘进益这才从自己的猜测中惊醒,讪讪然道:
“是,老师说的是,若非老师出手相救,进益当真以为自己就要死在那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了。”
陈珉端起茶,喝了一口,冷哼一声道:
“不必谢我,要谢,不如谢那个小丫头吧,若非有她打通关节,此事恐怕也不能如此顺利。”
刘进益一愣,以为他是说自己的女儿,便道:
“静娘……确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她受苦了……”
陈珉却道:
“静娘是不错,不过我说的可不是你女儿,你大可问问你女儿,她先前都求过哪些人,做过哪些事,旁人为一个素昧平生之人极尽援手,若是被帮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姓名,实在令人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