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淑妃娘娘好走不送(2/2)
张嬷嬷道:“娘娘觉着哪里不同?奴婢瞧着倒还是老样子,一样的跋扈。
淑妃道:“不是,她……”
方才含章殿中的一幕幕不停在眼前重现,她总觉得有些许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想了半晌,她还是放弃了,转问起正事,“那东西找到了吗?”
张嬷嬷垂下眼睛,低声道:“还未找到,四处都翻遍了,也不知道藏在哪里。”
淑妃头疼地闭上眼睛,叹气道:“那小丫头片子还有个把月就要离宫,要抓紧了,可别耽误了大事。”
-------------------------------------
“你是说……淑妃去了乾元殿?”卫瑜放下手中的玫瑰甜茶,皱起眉头问道。
含章殿中,草木勃发,春色满园。
卫瑜让人在院中置了桌椅炉子,采了露水,边烹茶边赏花。
她尤其喜欢一些野物,活物不便驯化,就只能养些花草,宫中培育出来的那些还不行,非要野外的。
儿时她在衡山小住时,每每上山都会着人挪一些新奇好看的花草回宫做盆栽,经年累月数量不小,几乎摆满了整个含章殿。
花匠技艺高超,养得极好,一到春天,含章殿中的花木疯长,爬墙盖院,甚至比御花园还要繁茂些。
转眼三天过去了,自那日淑妃来闹过一番之后,如今含章殿与储秀宫已然是水火不容,拂晓作为含章殿的掌事大宫女,储秀宫的一举一动便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是,奴婢听说,又是为了姜府三公子求情。”她幸灾乐祸地道,“姜三公子收受贿赂,当日在永安大酒楼中被大理寺的杜大人逮个正着,到如今已经被陛下停职两个多月了。”
“淑妃娘娘去了乾元殿求了好几回情,陛下都没搭理。”
姜嵩的三子姜沛是淑妃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因为在家中是个老幺,被姜家娇惯着长大,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年过二十五还身无官职,终日在京中浪荡,让淑妃操碎了心。
为了这个弟弟,她在成帝面前求了许多回,给虚职嫌官太小,给实职又频频出乱子。
最后挑挑拣拣,给这姜三爷安家五城兵马指挥司一个从五品小官,才上任就被查出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如今已被停职两月有余了。
眼瞧着再拖下去怕是再无上任之日,淑妃才着了急,这两日三番五次往乾元殿跑。
卫瑜皱起眉,思绪不禁飘远。
姜家世代为官,手执丹书铁券,祖上配享太庙的功臣就有好几个,姜嵩统领兵部十来年,树大根深,在京中底蕴极为深厚,不好对付。
但又不得不对付。
前世雍军入京的那晚,卫瑜带着暗卫杀回宫中想去见皇祖母最后一面时,沿途阻拦她的不仅仅只是雍军的兵马,更有拱卫京师的御林军。
卫瑜在宫中长大,御林军对她的面孔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下手却丝毫没有犹豫,她在乱刀之中质问他们,其中的几个熟面孔却只说他们也是受上峰命令。
京中武将归属兵部,他们的上峰不是姜嵩又是谁?
嘉元二十三年,雍军以不可匹敌之势从西北发兵,一路畅通攻入京城,不过花了短短两个月,行兵之迅速,计谋之神效,简直堪称本朝之最,恍如神迹一般。
当时朝中有人与雍军勾结,并且人数不少,这在元和新朝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卫瑜不能暴露前世的事,就只能想办法戳穿怀王的阴谋,他如今在朝中声名远扬,贸然说他意图谋反,旁人只怕会以为她疯了。
况且攘外必先安内,朝廷中的内鬼不除,即便再怎么防着也无济于事。
前世兵乱之后,卫瑜留在京中,虽然手中握有兵权,又藏着玉玺,但毕竟十几年不学无术,对官场政务十分生疏,潜伏了三年,也没有完全摸清当时的局势。
怀王如今在京中无权无势,空有一个名声,能够说动雍军与那么多朝臣篡位谋逆,一定是筹谋多年。
如今距离兵乱尚有五年,朝中有多人已被怀王收买,他的计划如何,具体该如何防范,她还全无头绪。
前世元帝得位不正,暗中投靠怀王参与谋逆的官员碍于名声大多不敢声张,只姜嵩极为高调。
怀王登基之后,他不仅再三宣扬自己从龙之功,更是凭此一年连升几级,位列三公,一时风头无两。
姜家与怀王早有勾结,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何时开始跟怀王沆瀣一气的。
京畿司理。
这官隶属五城兵马司,品级虽不低,却不涉城防机要,主要掌管京中车马人员流通出入,平时很是清闲,只需在京中人口往来异常,比如流民剧增、忽逢敌袭需要封城等非常之时予以警报。
这官既不隶属姜嵩手下的兵部所管,也不在御前,又不掌机要大权,姜家累世功勋,为什么对这个官职如此看重,竟要堂堂淑妃为一个五品小官再三奔波呢?
卫瑜细细思索着,忽地脑子亮光一闪。
五城兵马司归属吏部,是清流所辖之地,朝中清流与勋贵向来不和,斗得难舍难分,姜嵩作为勋贵世家更是众矢之的。
若是姜嵩此时已于西北互通消息,一定唯恐露了首尾,当然要把这个官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