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圣域鸿儒 > 一百六十九 汇聚学识

一百六十九 汇聚学识(2/2)

目录

汇聚学识之处,难道指的就是乘辇塔?

……

“安学士,今日似乎兴意阑珊?”

天色已晚,乘辇塔上的事情已经结束,士子们成群结队,在侍从的陪伴下,朝着居住的馆驿处往回走。一路上,这些人大多叽叽喳喳,热烈讨论着。一方面,自然在说今日白天在乘辇塔上题诗时,各个人的感触和见闻,另一方面,则是在讨论着,马上就要放榜,今年到底谁又会成为榜首。

谈论这等事情,也就少不了相互攀比。其中以蓝启卓为中心,聚集了最大的一群人,其他士子少不了恭维他,让蓝启卓享受着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好不得意;另一部分人,则在迟信身边,与他亲切交谈着,丝毫并不见外。

这两拨人泾渭分明,显然也代表了“茫山学派”和“点梅书院”两大朝中的文人群体,彼此关系的一个缩影。即便是争得这会试头榜,也少不了一番攀比暗斗。毕竟如果让对方多一位榜首,对自己也都是一分削弱。

当然,在他们之中,此时显然又分出了第三个“势力”——安瑾和他的侍从,脱离了其他的士子,单独走到了最后面。既不去恭维蓝启卓,也和迟信保持着距离。若是换做他人,应该很害怕这种孤立。唯独安瑾,倒是满不在乎,甚至有些怡然自得。

“安学士,和不与他们一起同行?”侍从在皇宫中见多识广,对这个奇怪脾气的少年,也是见怪不怪。“之前在塔上,你的题诗,无论之前的考官,还是其他的士子,都啧啧称奇,为何也不与他们讨教一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与他们既然看法不一,何必讨教?况且,我的诗,是一般人啧啧称奇、一般不屑一顾,算是毁誉参半。”安瑾不动声色道。

“将来学士要和他们同朝为官,早晚低头不见抬头见,现在提前处好关系,岂不合适?”侍从还是在劝安瑾。

“同朝为官,不为友,既不是倾心之交,又何必做倾心之事?”安瑾倒是坚持己见。

“既要为官,若无势力,岂不尴尬?诸多士子之中,只有安学士孑然一身。我看之前在塔上,太子少师大人,倒是对你青睐有加,何不趁此,加入点梅书院?”侍从道。以他在皇宫中走动的认知,像安瑾这样的新科士子,早晚要加入其中一方的势力。

“今日的题诗,太师段大人倒是公务繁忙,明明他才是主考,却从未现身。”安瑾忽然这么说。

侍从有些诧异,“你想,直接见太师大人?”

他怎么也想不到,独来独往的安瑾,居然钟情于茫山学派?

“并不。”安瑾摇了摇头,只是说:“我的意思是,见不到准备见的人,和谁也见不到,也没有区别,倒不如谁都不见来的干净。”

“那你,又是打算见谁?”安瑾的话,可是让侍从愈发疑惑了。

安瑾这次却没有回答,而是回头,看向了身后,带着复杂的表情。

一座巍峨的高大古塔,静静伫立在白雾纱巾般的月光下。浩瀚古朴的书卷气息,各处缥缈而出。

“想不到,到底还是要这样。”

邱少鹄打着哈欠,黑夜中站在房檐上,用千里镜观察着前面。

此时已经过了戌时四刻,夜色已黯。天边只有一轮月弯弯如钩,以及点点星辰沿着苍穹四处不断延伸。大街上,长信灯光熹微,此地偏僻,来往也少有行人路过。唯有这巍峨高塔,在夜色中白雾飘飘,如同随时将羽化飞升。

这乘辇塔,邱少鹄自然听闻,其上共有九层八棱十二柱,每一面墙壁上,分别刻着大展鸿图、万马奔腾、群雄逐鹿、问鼎中原、仙人指路等一系列壁画,其工笔流畅,栩栩如生。最为奇特的,就是其所在地势特殊,每到晚上,无论晴天下雨,塔身四周都有白雾缭绕,遮挡塔顶若隐若现,远远看去,如一座巨大的车辇,恍惚仙人乘云而行,直抵天边尽头,故而得名“乘辇塔”。

自前朝几百年中,就是南康京知名的景点之一,因其名气,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游览,题诗吟句,风雅无双。而自从昭国朝廷南渡之后,此处就更是成为科举士子聚集之处,新科士子沿袭以往风俗,也在此题诗留念,留下无数著名诗篇,使其更是名噪一时。长久以来,约定俗成也就成了朝廷惯例,由朝廷亲自恩赐,留其顶楼,专门为新科士子题诗开放,更为这镌刻着无数书卷之气的著名高塔,增添了一分皇恩浩荡之气。此刻在邱少鹄的千里镜视野里,自然也就显得一派磅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