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祖宗之法(1/2)
天魔子弟,这四个字,盛长槐喊的很大声,宛如晨钟暮鼓,让人心头一震。
“他这是拐弯抹角的骂司马光扭曲圣人经义啊!”
听到盛长槐的话后,众人心中不由冒出这个念头来。
“司马相公,孟子是讲过浩然正气,也教导过后辈读书人面对困难要坚守心中道义。
但绝对不是你这般使用的。
就像你说的,现在这些百姓代表不了天下万民,可你身后的这些官员就能代表吗?
我在这里告诉你,绝对不可能!”
司马光:“黄口小儿,也敢与老夫讨论儒家经义,还敢用无君无父的释家学问对我儒家正统……”
瞧着司马光和盛长槐这剑拔弩张的模样,眼瞅两人就要打起来,韩大相公有些看不下去了。
“都够了!”
韩大相公忽然怒骂道:“都是朝中重臣,可你们一个个却在官家宫门之外争的个面红耳赤,宛如泼妇骂街,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了断完盛长槐和司马光的争执后,韩大相公又来到百姓面前。
“朝堂之上,只有官家决断一切,你们今日所求,本相已然明白,自会禀告官家。
但如今朝会在即,希望大家也不要多逗留,大家都回去吧。
大家也请放心,朝廷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就算盛小相公被贬官,本相也能保证,朝廷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以前盛小相公不在开封府,都是包大人主持公道,你们扪心自问,包大人他可曾判过冤假错案?”
包拯此时赶忙发话说:“不错,有本府在此,开封府肯定不会出乱子!”
韩大相公见此,继续说:“朝中人才济济,少了谁都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
而且官家圣明,一定不会埋没了盛小相公的!”
韩大相公不愧是韩大相公,凭借自身威望,三言两语之间,就让百姓们自觉后退,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开始自发离开宫门。
见此韩大相公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转身对着百官大喊:“百官上朝!”
…………
垂拱殿内殿,官家正在听内官诉说着司马光和盛长槐之间的骂战。等听完后,他又从拿出桌上的一份奏折。
这奏折是盛长槐递上来的。
主要内容是盛长槐想自请去禹州练兵!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将来鄂王若是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除了有优秀的将军外,还需要有善战的士兵。
如今禁军萎靡,想要一扫其颓废之态根本就难于登天,如其耗费大量精力去重整禁军,不如在禹州训练新兵。
看着眼前的奏折,再想到今日盛长槐故意和司马光这一闹,官家心中不免佩服起盛长槐的手段。
“今日为自己造势,就算离开汴京,将来回来,也是携天下大势啊!”
瞧着时间也差不多,官家对内监说:“起驾,上朝吧,今日朕就瞧瞧这朝中,谁人能笑的最后。”
来到垂拱殿内,百官见了官家,赶忙山呼万岁!
“列为臣工,大家都起来吧!今日朝会,大家都懂是要做什么,朕也就不多了,开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