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一波带走(2/2)
“陈总,这是我这段时间从部门里收集的建议书,都经过了我的筛选,可行性比较高,要不要实行,具体怎么实行,您看一下吧。”
李建拿着一摞文件递给了陈锋。
陈锋细心的一份份的看了起来。
虽然有鉴定照相机,但面对这种建议,他还是先习惯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再通过鉴定照相机来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判断对不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强化他的判断能力,增强他看待事物的眼光。
哪怕是现在没有了鉴定照相机,陈锋也有自信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控好这家公司。
经过李建筛选的建议书上还是有许多干货的,而这些建议书上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大部分员工认为,想要减少风行视频的运用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制能力。
原本的风行视频的经营模式,是看到哪部电视剧火了,然后公司的员工赶紧上门求购,和其他的几家同行一起,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把电视剧和电影买过来放到版权库里。
这个过程中,因为大家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所以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最后的结果就是肥了那些导演,影视制作公司,明星等等等等。
两年前,制作成本一千万的电视剧,就能够称得上是大成本,现在,没有五千万,根本不好意思称得上是大成本,还有那些明星的片酬,基本上翻了两方,让那些娱乐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而乘风和企鹅这些运营流媒体的巨头,一个比一个烧钱多。
为了解决这个局面,大部分人本能的就想到了用自制剧来替代购买剧,也就是说,以后不出去买电视剧了,把原本用来买电视剧的钱,用在自制电视剧上。
相比于外面贵的要死的电视剧,自制的电视剧肯定是要便宜许多的。外面买一部电视剧的钱,可以用来自制两部电视剧,而且还能用来捧自己公司的明星。
显然,这些风行视频的部门的员工都是精英,能力很强,他们提出的建议都非常完善,连怎么接广告都提出来了。
除了用自制剧来替代购买剧之外,还有一个员工提出了一个网剧分成的计划,减少对精品电视剧的投入,加大对网剧的投入。
相比于精品电视剧,网剧要更加便宜许多,这个叫做秦斌的员工更是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概念,那就是,不花钱买网剧,而是给网剧上线的机会,然后给他们分级,让广告商出钱来选择哪部电视剧打广告。
这样做,就等于是把风险转嫁给那些影视制作公司了。
甚至他还提出了周播剧的概念,学习那些霓虹和米国,电视剧边拍边播,如果成绩好,看得人多,就加大投入,如果成绩差,那就直接半路砍掉。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行,而且实行成功了,必然会对现在的影视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一个员工提出加大对中短视频的投入来吸引用户,原本的风行视频上大部分都是长视频,他提出学习早已消失的番茄台和国外的油管,上线中短视频激励计划。
都是很好的建议啊。
陈锋感叹了一句。
果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缺少人才,缺少是发现人才的伯乐。
当然人才也需要施展才能的环境,如果没有这个环境,所谓的人才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
慎重思考之后,陈锋拿出了网剧分成和加大中短视频的两份建议书,用鉴定照相机坚定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