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永远的故乡(2/2)
“咱就拿香江的人工和土地来说吧,香江今年月薪一千块钱,都已经不太好请工人了。而在东南亚,一千块钱至少可以请十个工人,而在我们现在内地,一千块钱可以让三四十个工人,高高兴兴的为你干一个月。”
“还有香江那边的土地租金,三年前龙头你承诺每年包税三十亿,人家港府就高高兴兴的把三千多亩地,让咱白用。可现在这种事儿,你想都不要想,现在香江的这土地租金,那真是天价啊!而在东南亚大部分地方,这土地租金连香江这边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至于咱们内地,现在的优惠政策里,就包括土地白用。”
“龙头你说,生产成本比周边地区高那么多,香江的制造业它怎么可能不外移?既然香江制造业的外移是一种必然,那移到哪儿去,这问题就值得深思了。现在香江的工厂主,一般都会把厂子移到东南亚去,毕竟那儿的投资环境要比咱内地好,社会也更加的开放,也更接受商业的思维方式。”
“但我还是认为把厂子移到内地更好,这里面除了我个人的感情因素之外,还有我几次去东南亚国家考察时的感悟。我发现那边的人,普遍的是又懒又笨,跟咱这边工人的吃苦耐劳,心灵手巧一比,他们也只配去扫个地。说实话就我这些年,去过的各个国家,我认为要说到工人素质,全世界能跟咱比一比的,恐怕也就只有东洋人和半岛上的那些人了。”
“龙头,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归根结底决定因素还得是人啊!就东南亚那些工人与咱内地人工这一比,厂子该办在哪儿,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蚤子,明摆着的吗?”
“至于那方面的因素,我相信这时代是向前发展的,他们也会跟着时代一起进步。比如现在很多的外宾就反应,现在的这批人相对于以前的那批人,头脑里己经有了一个叫做理智的东西,再也不是从前那种拍着脑袋,想当然的自以为是了。”
李义东说到这儿,他注意到王海凝着眉在那儿沉思,于是他也就很识趣的闭嘴,不打扰王海的思考了。
王海和李义东现在都不说话了,这把一边的李奎勇给急的不行,他看王海和李义东都不说话了,也不知这事儿现在到底怎么着了。
于是李奎勇就着忽忙慌的开口道:“是啊王海,人家老李说的对,是人他肯定都会犯错,改了还是好同志吗!王海,你别磨叽了,投个几亿米元,就算到时候真肉包子打狗了,这对于你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王海,你别那副死样子了,行不行的,你给句痛快话。”
“行,玛的,先投个几亿米元,就算是给自己良心一个交代吧!”
“真的啊?嚯嚯!”
“真的啊?嚯嚯!”
一听王海同意在这儿投资办厂了,李奎勇和李义东是欣喜若狂,两人当时就是跳起来,怪叫着互相击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