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 第7章 冲锋号下压抑许久的人们

第7章 冲锋号下压抑许久的人们(2/2)

目录

“今天的密文,马上破解,我要看到所有的讯息!”

周雄把顾知秋的程序,发放到信息安全总署的每个电脑上,同时运行。

十分钟之后,所有密文尽数破解完成。

崔浩拿着那封唯一有价值的讯息跑进办公室:“周老,今天下午六点,京都西单。”

现在时间,下午四点。

这是信息安全总署,第一次提前得到消息。

整个总署所有人,无不畅快!

周雄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浑厚道:“他奶奶的,解气!给我通知执法总署,猎鹰行动,收网!”

……

……

……

洛城。

顾知秋这边,收到了崔浩的邮件。

得知程序成功之后,也算是放下了心来。

忙完了国家的事儿之后,他也得赶紧为自己着想了。

其实如果他多等两天,等信息安全总署解决了境外的那些苍蝇之后。

他就一定会收到一封华夏信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信息安全总署直属院校。

无论是周雄还是崔浩,都不希望放过顾知秋这样的天才。

但可惜,这不是顾知秋的理想院校。

数学是他的天赋,但不是抱负。

他的目标院校还是华夏科技大学。

现在距离高考也就剩下不到二十来天。

他得赶紧为自己保送的事情做准备了。

……

保送这事儿,对顾知秋来说,不难。

只要写一封信,只要华夏科技大学的人看到这封信。

他就肯定自己会被特殊招录。

唯一的麻烦事儿,那就是一旦开始写了,很容易收不住笔。

从床上爬下来,他抽出笔筒里一根0.05的晨曦黑色水笔。

准备用这一块五一根的笔,写下一封足以让华夏科学界,乃至全世界科学学界为之震撼的文字。

信纸开头。

“尊敬的华夏科技大学领导,您好”

写完开头之后,顾知秋就哑火了。

笔尖停留在纸张开头,点出了一个墨块。

可正文第一个字始终没有落下。

纠结。

太纠结了。

他在想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才能进入华夏科技大学。

可控核聚变?

超导结构?

光刻机?

或者暗物质能源?

在这几个选项上,他纠结了很久。

可控核聚变的成功关键,在于高分子材料工程和射频技术的突破。

是多学科配合的结果。

单靠一张纸,只能说明可行性。

但想要真正造出来,需要研发出恒温材料和量子共轨装置。

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发成功的。

光刻机?

这个和可控核聚变装置是相同的问题。

唯一的区别是,国产光刻机组件设备已经有了制造技术。

而是精度要求达不到。

所以国产光科技需要的是从50分完善到100分的工程师。

而不是从0到1的开拓者。

太空能源?

暗物质能量波是顾知秋后半生钻研的课题。

当初国家能源部和科技部找到他的时候,给的时间是二十年。

按照能源部的说法二十年之后,可开采原油和天然气将枯竭。

可控核聚变勉强能够维持接下来几十年青黄不接的局面。

但,并不乐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