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魂归故里(1/2)
京都仁和医院。
icu病房中。
雪白的病床上躺着一位穿着病服,带着呼吸机的老人。
周围无数政要和科研人员围在病床前。
看着他用颤抖的手指,写下了最后一个方程式。
“好,好了。”
学生俯身:“老师,您说。”
“暗物质波理论函数模型补充方程,在这里了。”
“后面,靠你们了……”
把推导数据交到学生手里,老人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顾老!”
“老师……”
“医生呢,医生!”
……
病房中,所有科学家和政要纷纷低头。
联合国在此刻降下半旗。
国际物理联盟将老人的遗像和履历悬挂在先驱墙上。
来缅怀这个继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之后,又一位物理学界的开拓者——
顾知秋。
2023年以省状元身份进入华清大学。
同年转校至华夏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
2024年完成电子工程系大学所有课程,转修核能与新能源。
2025年,经国家科学院审批,华夏科技大学中,一座未来实验室落地。
顾知秋这个光芒无限的年轻人,成为了华夏科技大学乃至全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
2029年,研发出超导结构。
2034年,制造出可控核聚变iv-Ⅲ型核反应堆,又称顾氏反应堆。
但因为技术保密,直到十五年后,华夏才向世界公布这两项技术。
让诺贝尔物理学奖,推迟了十五年才送到了他的手里。
2045年,随着环境得日益恶化,和地球储备能源的日益衰竭。
顾知秋开始向宇宙的最终难题——暗物质发起挑战。
可这条路,一走..........
就是三十年。
如今,2075年秋。
这个老人已经70多岁高龄。
在癌症的折磨之下,生命也将要燃烧到尽头。
但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仍推导出暗物质通用方程。
将锦屏暗物质实验室的探索精度提高了三个数量级。
拨开了量子力学和宇宙学科最后一团迷雾。
..........
..........
..........
“顾知秋?”
“哪里不舒服吗你?”
顾知秋感觉自己经历了很漫长的旅程。
直到耳边传出了一道陌生的呼喊声。
猛地睁开眼,阳光明媚的铺洒在眼前。
自己竟坐在了教室里。
身旁,是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同学。
而眼前的黑板上,写着“距离高考还剩下32天”的标语。
身旁,一个年轻的美女老师,轻轻拍打着他的身体。
“这怎么可能?”
他竟然回到了17岁!
“时空可逆?”
“难道是暗物质时空悖论?”
“克其夫斯基的时空悖论我在逻辑上反驳过的,不可能实现。”
..........
顾知秋低着头,双手飞速的在草稿纸上计算着一切的可能性。
这让一旁的老师,都有点害怕了。
“顾知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