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豫华足校入学选拔(2/2)
“3年后不能再进1步的小球员,会安排其他的足球课程。
让他们转为教练、运动医生、经纪人、裁判、解说员、社区足球组织者,未来能从事和足球相关的工作。
花国的足球基础太薄弱了,建设1个完整的足球产业,不仅需要钱,还需要大量合格的人才。”
克劳琛被皮协解聘后,便被林尚传托人请来豫章。
在豫章的这1个月,他从舒马赫这里了解到不少事,也亲眼见到豫华冠军杯联赛的热闹。
听完这番话,他理解地点点头:“这是要重建1个科隆体育大学吗?”
p
舒马赫笑道:“或许可以称为豫华足球大学。”
如两位德国人所说,林老板确实在筹建足球大学。
不过他目前只申请下来民办高中的办学资格,离民办大学还有段距离。
他并不着急,因为学校第1批学生才相当于念初3,离上大学还有3年时间。
何况阿卡林省的足球环境虽然比以前好,但还没到能接纳这么多毕业生的程度。
豫华冠军杯看上去办得热热闹闹,每场观众人数都超过3千人,带动了夜市经济,也带动了周边的体育产业。
可这是林老板投入巨大,却没有任何实际产出带来的‘虚假’繁华。
看球赛不用门票,加上比赛精彩激烈,夜市1条街各种小吃云集。
豫章市的球迷们都把来此地看比赛当成社交聚会,实际获利的只有小吃摊的摊主。
工业园没有任何收入不说,还要肩负维持治安的重任,让园职办主管陶薇抱怨了很多次。
今天又是如此,陶主管开完会后拖住老板:“林总,昨天夜市又发生了喝酒打架的事,这个月已经是第2起了。
武所长要求我们加强员工管理,不要和外来的人发生口角争吵。”
林尚传听陶薇讲解完事情经过,气笑了:“这打架是1个巴掌拍不响的,老武总是和稀泥。他管不了外来的人,只能欺负你。”
“那怎么办啊?我们的员工挨了打,我还要按规定扣他们的工资,工人们都不服气。”
“这样,你找人制作些标语,张贴在夜市周边。上面写:不要打架,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能行吗?”
“试试吧,另外到夜市出入口放几个录音喇叭播放这句话。再多安排保安和协警1起巡逻。
还有,和开发区管委会商量1下,对夜市摊点征收管理费,用于治安维护。
现在摊主的生意被我们带火了,应该出点钱了。”
处理完这件小事,林尚传赶回足校,和李文注沟通几名小球员经纪合约的事。
这件事是郑辉引出来的。
小泥鳅在世少赛拿了银童奖,高兴之下答应几名队友要介绍门德斯先生给他们认识。
辗转1通,事情就落到豫华经纪公司身上。
李文注去平京香河基地,见到了正在87国青集训的杨旭、王大雷、邓卓翔,又飞去齐鲁,见到了李壮飞。
由于4名小球员目标1致,都是要出国踢球。
所以李文注和他们的第1轮沟通没太多障碍,介绍了1下豫华经纪与门德斯先生合作的事项,小球员们就认可了。
只是他们才17岁,签约经纪公司的事还需要和家里商量,事情便拖了下来。
谁知就这两天,杨旭和王大雷反馈,家里已经帮他们谈好了经纪公司。
“林总,两个小孩的父母都说,反正都是国内的经纪公司,签谁都1样。
不过我觉得他们话里有话,应该是对方事先沟通好了。”
杨旭和王大雷是滨城东北路小学培养出来的球员。
林尚传估计多半是当地的足球圈内人看到两个小孩在世少赛表现好,提前布局了。
“没关系,这事不能强求,咱们抓紧联系另外两名小球员就行。”
和李文注把情况说明,略有些遗憾的林老板返回城北的家,准备收看比赛。
今天是200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附加赛。
花国vs巴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