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一章 正朔(1/2)
颜文字到底算不算文字。
这也就是个逗乐的提问而已。
但是这个提问,却给现场的专家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原始的文字,或许也就是和颜文字一样,只能简单的表达一些「情景」,借用其来表达想要说的话。
虽然这种「字符文字」很原始,但是又不能说不是文字,因为其已经具备了文字的部分用处和重要性。
参加了这场有头无尾的讨论会,让陈翰十分感慨。
虽然,到最后也没讨论出来,良渚到底有没有文字,这不是一个一场讨论会就能讨论出结果的话题。
但是在参会的过程中,陈翰却感受到了良渚给所有考古学家们带来的魅力。
正如良渚文明的发现者施昕更先生在那个混乱年代写的《良渚考古报告》卷首语说的那样。
「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的开辟这广袤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朔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的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
「可是,我们现在的子孙,眼看到这祖先开辟遗下的国土,一天天的沦亡,我们的文化,也被敌人疯狂的摧残,这正是存亡绝续的重大关头。」
「然而华夏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生存在这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随着对良渚文明了解的进一步深入,良渚文明理应回归到她在华夏历史中正常位置并成为全华夏人的骄傲。
从目前考古成果来看,良渚是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唯一的国家!
5000年前,中华大地文化多如繁星,但国家只有一个,就是良渚文明。
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一些人认为,中华文明始于距今约3500年殷商时期(国家文明)。
而良渚遗址的陆续揭露,却意味着中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于5000年前一事,正在确凿。
为什么是良渚?
良渚如何印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大量考古发现显示,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
不仅精美的玉器、漆器、丝绸、象牙器、陶器,以及高超的木作建筑,意味着良渚的社会分工十分发达,农业和手工制造业之间存在确凿的分工。
众多墓葬资料也反映了良渚社会分层十分明显,已经是阶级社会。
包括良渚古城和水坝在内的一系列新发现,更是大大丰富了对良渚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
良渚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深彻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明确的城乡差别,良渚古城与周围广大地区结成了不可分割的经济体。
虽然,按照西方所谓的文明三要素,良渚还没有发现青铜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良渚绝对已具备文明的标准——国家的形态。
西方人认为进入青铜时代,才是「文明」的标准。
这只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见识过没进入青铜时代,就已经有国家形态的文明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