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优渥学习条件(2/2)
三个训练营皆没有专职厨师,都是队员轮流自己给自己做饭。
7~9岁孩子做饭,放在后世看似怪诞行为,实际早在八九十年代,在农村属于普遍行为。
中世纪农村小孩会做饭更不奇怪。
同样,在城里,十二岁小孩是出去学手艺的年纪,比如在店饭跑堂,在街边理发,在商行当伙计,出海冒险等等。
“师傅好。”
见到张新走过来,脸上稚嫩渐退队员们,不分男女,纷纷行躬身抱拳礼。
“中午吃什么?”张新问离自己最近一名少女。
少女身高约一米三,和男生一样身着灰色苎麻长裤长袖制服,留着短寸头发。
“每人一份水煮青菜、一块清蒸海鱼、一颗水煮蛋,米饭八成饱份量。”
八成饱只是一个概念,需要队员自己衡量,规矩是张新定的,因为太饱不利于健康和运动。
“能吃好吗?”
“可以的。”少女队员回答,“半年前我刚进训练营的时候个子不到一米,现在一米三。”
拥有功率稳定的水车和蒸汽机后,制造量尺变的简单。
米、厘米、毫米等一系列概念自然是张新教授的。
连始皇帝都知道车同轨、文同书的重要性,张新自然也明白,早在狮子村就给赵进和流民普及相关概念。
经过一年坚持,张新已经把后世的计量单位在内部完全普及。
心里想着事情,张新在厨房里参观一圈,本想承诺给他们每餐加块猪肉,硬是没能说出口,因为他做不到。
表面看,张新很牛逼,大小老婆漂亮,手下马仔三千,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事情十分难办。
比如让三千人每餐吃一块猪肉,这事看似简单,实际却不比造船容易。
事情反过来看,张某人连让马仔吃块猪肉都做不到,算什么牛逼人物?
所以,张新心里明白,自己只是‘虚胖’,实际还很弱很弱,万里长征路,他还处在第一步。
念及与此,午课时间,张新更是格外卖力,呐喊、挥拳头、甩头发,不惜余力地给二队和三队队员洗脑。
效果也很好,这些队员受到张某人的思想感染,人人体内都蕴含着一股拼劲。
因为拼劲无处释放,于是就在训练上和学习上格外卖力,皆有一种要为师傅报死效的即视感。
张新也会来事,见他们学习热情这么高涨,于是把他们分成五十人一班,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接受西方先进教育。
三十七名因为有技能榜身,没有被吊死的俘虏是老师,可以教授的内容很多很丰富。
比如航海。
这是一门大学四年学不完的专业课程,内容非常多,这样的老师肯定极度稀缺。
队员们都是幸运儿,俘虏中恰好有航海经历丰富,真正的古代船长为老师。
还比如外科医生。
队员们还是幸运的,虽然这个年代的外科水平不咋样,但他们会有可以随意解开的人体实验对象。
把实验对象的心脏摘出来,即使装不回去,也没关系,后世的医学生有这么优渥的条件吗?
还比如炮手、观星员、领航员、测量员、绘图师、建筑工程师、语言、枪械等等领域的识知可以学习。
总之,队员们想学,张新就一定能满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