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又来了走访的(2/2)
电视台的女孩并没有追着人不放,拍了家里几处温馨的场景,给大家拍了个远景,就放下摄像机,专注研究起了云洁种的花。
云升则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屋子的人,不知在想什么。
交谈了好一会,张子琪他们留下米面蛋油,便打道回府。
连家的四个孩子站在大门口,整整齐齐跟大家告别,两个女孩子,直到车子拐了弯看不见了,才放下挥着的双手。
“什么感想?”陈科长难得严肃。
“第一家,又苦又悲;第二家,有苦但不悲,第三家,儿女当自强。”任雪瑞说。
“在第一家感受的悲苦,在第二家被虚张声势地治愈了,在第三家润物细无声地升华了。”张子琪说。
“总结得都不错,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这三家只是比较突出而已,其实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关键是你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张主任人到中年,感触颇深。
“第一家失去了配偶,生活完全看不到希望;第二家失去了配偶和孩子,但还有孙子,生活也是有点希望的;第三家虽然失去了父母,但有兄弟姐妹四个相互陪伴,只要能平安长大,将来可是有四个希望,四个希望啊!”陈科长总结发言。
“第二家的希望很是缥缈,儿子去世8年了,孙子已经十几岁了,可相框里的照片明显是8年前拍的,如果孙子跟奶奶亲的话,奶奶怎么会连张孙子的近照都没有?”张主任看问题比较精准。
三个女孩一起点头,这一点大家都注意到了,只是没往深里想。
恐怕儿媳妇带着孙子去了深圳,再也没有回来吧。可怜的老太太,只是靠想象的亲情来麻痹自己。
可是刚刚装修的舒适房间,却说明外甥是靠谱的,只希望她的外甥能看在姨妈可怜的份上,多走动走动。
良久,陈科长又开口:“第三家都是半大孩子,要想平安长大,还真不知要跨过多少道坎,经受多少苦难啊,没有父母,他们的吃喝上学怎么办?”
张主任赶紧解释:“他们的父亲是烈士,你们不是每个月发给他们遗属补助嘛,教育局和学校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每个月还发饭票菜票,基本的生活学习还是有保障的。”
“嗯嗯。”女孩子们听了也是长舒一口气。
“可是他家为什么能生那么多孩子?”
无怪乎任雪瑞这么问,镇上民政科天天去村里抓计划生育呢。
“他家姓连,父亲是满族。”张主任比较了解家里情况。
“哦哦。”女孩子们又懂了。
“其实他们过得也是不宽裕,你们没看桌子上摆着水萝卜,谁家孩子喜欢吃水萝卜当零食啊!孩子们穷得都啃萝卜了!”众人默然。
呃......
如果云洁知道自己心爱的青萝卜如比不受待见,会不会骂他们没见识。